“九州煙景雜塵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州煙景雜塵埃”全詩
百計不如歸最好,五行只可問無災。
野園日暖花爭發,貪屋春深燕自來。
王戴風流千載下,水聲山色更徘徊。
分類:
《鹿臺止作二首》釋行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鹿臺止作二首》是宋代釋行海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鹿臺止作二首》
九州煙景雜塵埃,
自愛吾廬住鹿臺。
百計不如歸最好,
五行只可問無災。
野園日暖花爭發,
貪屋春深燕自來。
王戴風流千載下,
水聲山色更徘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居士自在安居在鹿臺之上的景象,表達了他對歸隱田園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心境。他看到九州大地上煙霧彌漫、塵埃飛揚的景象,但他更加珍愛居住在鹿臺之中的寧靜。他認為,不論百般計策,都不如歸隱回歸本心最為美好,而五行的變化只能用來詢問是否平安無災。
在野外的花園中,溫暖的陽光使花朵爭相綻放,而他貪戀于宅舍之中,春天的深沉吸引了燕子自由地飛來。王朝的光輝風采已經過去了千載,但水的聲音和山的色彩依然令他心緒起伏,徘徊不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釋行海居士的歸隱心境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對九州景色和自己居所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煩擾紛雜世事的厭倦,以及對寧靜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煙景、塵埃和鹿臺、歸隱的對比,突顯了作者對居住在鹿臺的珍視和對世俗紛擾的回避。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春天的喜愛,將野園中的花朵和燕子作為自然界的象征,與居士的歸隱生活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山水的迷戀,既有對王朝興衰的感慨,也有對自然山水的美景的崇敬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抒發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九州煙景雜塵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tái zhǐ zuò èr shǒu
鹿臺止作二首
jiǔ zhōu yān jǐng zá chén āi, zì ài wú lú zhù lù tái.
九州煙景雜塵埃,自愛吾廬住鹿臺。
bǎi jì bù rú guī zuì hǎo, wǔ xíng zhǐ kě wèn wú zāi.
百計不如歸最好,五行只可問無災。
yě yuán rì nuǎn huā zhēng fā, tān wū chūn shēn yàn zì lái.
野園日暖花爭發,貪屋春深燕自來。
wáng dài fēng liú qiān zǎi xià, shuǐ shēng shān sè gèng pái huái.
王戴風流千載下,水聲山色更徘徊。
“九州煙景雜塵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