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非苦參半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非苦參半夏”全詩
莫教一滴沾唇,直得通身汗下。
分類:
《施湯》釋慧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施湯》是宋代釋慧開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是甘草大黃,
亦非苦參半夏。
莫教一滴沾唇,
直得通身汗下。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比喻的方式表達了一種特定的情感和體驗。詩人首先以反問的形式,否定了甘草和大黃這兩種藥物的功效,同時也排除了苦參和半夏這兩種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然后,詩人表達了一種內在的欲望,即希望能夠找到一種能夠使全身通暢的有效方法。最后,詩人以警示的口吻呼吁讀者不要讓任何東西輕易觸碰到自己的嘴唇,因為那樣可能會引起身體大量的汗水排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藥物的描寫和比喻,寄托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身體健康的追求。詩人以反問的方式否定了甘草、大黃、苦參和半夏這些常見的藥物,表明它們并不能滿足他的期望。這種否定的態度可能是對傳統醫藥觀念的一種批判,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傳統偏方的不滿和對尋求更有效療法的渴望。
詩人以一滴沾唇來形容藥物的使用,暗示著藥物的劑量應該小而精確,不能過量。詩人強調了藥物對身體的作用,通過引起大量的汗水排出來達到通暢的效果。這種意象的使用,使詩詞更具圖像感和感官上的體驗,增強了讀者對情感和感受的共鳴。
整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追求身體健康和內心平衡的渴望。詩人通過藥物的比喻,呼吁讀者不要盲目依賴傳統的療法,而是要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來達到身體的通暢和健康。同時,詩人也在提醒人們要慎重對待身體的健康,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舒適而忽視藥物的使用劑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總的來說,《施湯》這首詩詞通過對藥物的比喻,表達了對健康和內心平衡的追求,呼吁人們要理性對待身體的健康問題,尋求更有效的方法,并慎重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
“亦非苦參半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āng
施湯
bú shì gān cǎo dài huáng, yì fēi kǔ shēn bàn xià.
不是甘草大黃,亦非苦參半夏。
mò jiào yī dī zhān chún, zhí de tōng shēn hàn xià.
莫教一滴沾唇,直得通身汗下。
“亦非苦參半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