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浪飲丁都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須浪飲丁都護”全詩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須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浩歌》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浩歌
南風吹山作平地,
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
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
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
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須浪飲丁都護,
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
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
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
二十男兒那刺促。
中文譯文:
南風吹平山,
帝王派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的桃花千遍鮮紅,
彭祖巫咸曾多次死去。
青色驄馬有參差的花紋,
嬌春的楊柳含著細細的煙。
彈箏的人勸我喝金屈卮酒,
神血未凝,身體向誰問。
不必再喝那董都護的浪涌之酒,
世上的英雄本無所屬。
買絲繡做平原君(指自己),
有酒就澆在趙州的土地。
時間過得匆匆,水被玉蟾和蜥蜴喝干,
衛娘的頭發稀少,無法繼續梳理。
看到秋天眉毛變成新綠,
二十歲的男兒為何這樣沖動。
詩意與賞析:
李賀的《浩歌》以抒發心情的方式,表述了對逝去時光和人生無奈的思考。
詩的開頭借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的景象,展示了歲月的無情,人生的轉變和命運的擺布。
接下來,詩人以王母桃花、彭祖巫等神話傳說中的事物,表達了生命的輪回與無常。
詩中出現了許多意象,如青毛驄馬、嬌春楊柳等,營造出形象生動的景象,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
詩人以自我為中心,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個人命運的感慨。他對英雄無主的看法,表明了對社會秩序混亂的失望。
最后,詩人通過描繪時光流逝,人老珠黃的情景,表達了對光陰易逝、青春難留的感嘆。
整首詩描寫了一個個人被命運擺布、對命運和世事的感慨,通過抒發內心的思考和情感,展示了李賀的獨特詩風和豐富的想象力。
“不須浪飲丁都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o gē
浩歌
nán fēng chuī shān zuò píng dì, dì qiǎn tiān wú yí hǎi shuǐ.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wáng mǔ táo huā qiān biàn hóng,
王母桃花千遍紅,
péng zǔ wū xián jǐ huí sǐ.
彭祖巫咸幾回死。
qīng máo cōng mǎ cēn cī qián, jiāo chūn yáng liǔ hán xì yān.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zhēng rén quàn wǒ jīn qū zhī, shén xuè wèi níng shēn wèn shuí.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bù xū làng yǐn dīng dū hù,
不須浪飲丁都護,
shì shàng yīng xióng běn wú zhǔ.
世上英雄本無主。
mǎi sī xiù zuò píng yuán jūn, yǒu jiǔ wéi jiāo zhào zhōu tǔ.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lòu cuī shuǐ yàn yù chán chú, wèi niáng fā báo bù shèng shū.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kàn jiàn qiū méi huàn xīn lǜ,
看見秋眉換新綠,
èr shí nán ér nà cì cù.
二十男兒那刺促。
“不須浪飲丁都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