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無詩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除夕無詩侶”全詩
三更風雪夜,一片歲寒衣。
衰老常憂病,清閑不廢吟。
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陰。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除夜即事》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夜即事》是宋代詩人黃庚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除夕夜的寂寥與孤獨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年歲漸長的晚年時期對生命的思考和對逝去歲月的回憶。
詩詞中文譯文:
除夕夜的事情
除夕夜無伴侶,燈光透過窗戶,獨自斟酒。
深夜時分的風雪,給歲寒添上一層衣袍。
年紀漸長,常常憂心疾病,
閑暇時光不停地吟詩。
明天一早,年紀已經八十,
對晚年的景象倍感惜陰。
詩意和賞析:
《除夜即事》以除夕夜作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在這個特殊的夜晚中的孤獨和寂寥,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人在沒有詩友相伴的情況下,獨自斟酒,窗外的燈光映照出他孤寂的身影。深夜的風雪給寒冷的冬天平添了幾分寒意,歲寒衣象征著歲月的流轉,也暗示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詩人在晚年時感嘆衰老常伴隨著憂病,但他依然保持著對詩歌的熱愛和創作的熱情,不愿將清閑時光白白浪費。他的心境平和,不因歲月的流逝而消沉,仍然在寂靜的夜晚中吟詠詩作。明天一早,他的年紀已經邁入八十,對于晚年的景象,他倍感珍惜,不舍榆陰,意味著他對生命的留戀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孤獨、衰老和逝去歲月的思考,通過描繪除夕夜的冷清與寥寂,以及詩人對生命的態度,展現了一種深沉與平和的意境。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境界為目的,給讀者帶來了對生命和時間流逝的思考與共鳴。
“除夕無詩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jí shì
除夜即事
chú xī wú shī lǚ, dēng chuāng jiǔ dú zhēn.
除夕無詩侶,燈窗酒獨斟。
sān gēng fēng xuě yè, yī piàn suì hán yī.
三更風雪夜,一片歲寒衣。
shuāi lǎo cháng yōu bìng, qīng xián bù fèi yín.
衰老常憂病,清閑不廢吟。
míng cháo nián bā shí, wǎn jǐng xī yú yīn.
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陰。
“除夕無詩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