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出入紫微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朝出入紫微臣”全詩
登第早年同座主,題詩今日是州人。
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朝出入紫微臣,
頭白金章未在身。
登第早年同座主,
題詩今日是州人。
閶門柳色煙中遠,
茂苑鶯聲雨后新。
此處吟詩向山寺,
知君忘卻曲江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張籍寫給蘇州白二十二使君的寄語。詩人自稱曾經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卻由于年老失去了官職和榮譽。他回憶起與白二十二使君一起參加科舉考試的年輕時光,如今寫下這首詩的時候,他和白二十二使君都已經是蘇州人了。詩中描繪了蘇州的景色和氣氛,表達了詩人在山寺吟詩時對白二十二使君曾經的友情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和寫實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年輕時光、功名利祿和友情的懷念之情。詩人曾經是紫微宮(指朝廷)的重要官員,但如今他已年老,頭上的金章(指官職)不再佩戴。他與白二十二使君曾經一同參加科舉考試,早年的友情令他難以忘懷。現在他們都成了蘇州人,詩人回憶起蘇州的景色,描述了閶門柳色和茂苑的鶯聲,以及雨后的新鮮氣息。詩人在山寺吟詩,思念白二十二使君,感嘆他是否已經忘記了曾經一同經歷的曲江春景。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友情、功名和自然景色的交織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年輕時光的留戀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曲江春景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寄托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的余韻。
“三朝出入紫微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ū zhōu bái èr shí èr shǐ jūn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sān cháo chū rù zǐ wēi chén, tóu bái jīn zhāng wèi zài shēn.
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
dēng dì zǎo nián tóng zuò zhǔ,
登第早年同座主,
tí shī jīn rì shì zhōu rén.
題詩今日是州人。
chāng mén liǔ sè yān zhōng yuǎn, mào yuàn yīng shēng yǔ hòu xīn.
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cǐ chù yín shī xiàng shān sì, zhī jūn wàng què qǔ jiāng chūn.
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三朝出入紫微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