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子從戎十載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蕩子從戎十載馀”全詩
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雁來時數寄書。
分類:
《雜曲歌辭·伊川歌第一》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伊川歌第一》是唐代一首無名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明月獨離居,
蕩子從戎十載馀。
征人去日殷勤屬,
歸雁來時數寄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獨自居住在伊川,秋風吹拂,明亮的月光下。他的孩子已經離家十多年,投身征戰,遠離他的身邊。他時刻盼望著兒子歸來的日子,每當候鳥飛回時,他數著收到的書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思念之情。描繪了秋天的景色,秋風和明月成為詩人表達內心情感的象征物。秋風寥廓,月明清冷,烘托出詩人孤寂的境地。蕩子從戎十載馀,描述了詩人兒子投身戰爭,長時間離家的情況。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雁來時數寄書,表達了詩人對兒子歸來的殷切期望和對書信的倚重。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思念和期盼之情。
這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人們在分離和思念中的情感體驗。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家庭之情的刻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深情。這種情感的傳達,使得詩歌具有普遍性,讀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鳴。同時,詩中簡潔的表達方式,使得情感更為直接和真實,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總的來說,《雜曲歌辭·伊川歌第一》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家庭深情,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思念和期盼之情。這首詩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普遍的主題,給人以共鳴和思考,展現了唐代詩歌的魅力。
“蕩子從戎十載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yī chuān gē dì yī
雜曲歌辭·伊川歌第一
qiū fēng míng yuè dú lí jū, dàng zǐ cóng róng shí zài yú.
秋風明月獨離居,蕩子從戎十載馀。
zhēng rén qù rì yīn qín shǔ, guī yàn lái shí shù jì shū.
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雁來時數寄書。
“蕩子從戎十載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