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羅紈宛汗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銅雀羅紈宛汗青”全詩
羯奴礌落若日月,大雅那堪禰正平。
分類:
《詠史上·禰衡》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上·禰衡》是宋代詩人陳普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銅雀羅紈宛汗青,
芳洲鼓史骨如生。
羯奴礌落若日月,
大雅那堪禰正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歷史上著名的禰衡,一位在宋代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詩人通過描寫禰衡的形象和事跡,抒發了對他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的詩意深邃而富有文化內涵。首先,詩中提到的"銅雀羅紈"是指古代宮廷中用來記錄歷史事件的銅雀紙筆。"宛汗青"意味著歷史的精彩和豐富。這一句表達了禰衡對歷史的深入研究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
接下來,"芳洲鼓史骨如生"一句描繪了禰衡撰寫史書時,筆下的歷史人物宛如活生生地躍然于紙上,鼓舞人心。這種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禰衡作為史學家的才華和對歷史人物的生動塑造。
"羯奴礌落若日月"這句表達了禰衡的學問與品德高尚,堪稱是時代的楷模。"羯奴"是指北方少數民族,而"礌"則是指黑色石頭,具有堅硬、不朽之意。這里用以形容禰衡,表達了他的學識淵博、品行堅韌,仿佛日月照耀下的一塊寶石般輝煌。
最后一句"大雅那堪禰正平"表達了對禰衡在政治上的杰出才能和卓越成就的贊嘆。"大雅"指的是古代禮樂制度中的一種最高規范,而"禰正平"則指的是禰衡的名字和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整句表達了詩人對禰衡在治理國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的敬佩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禰衡的形象和事跡,展示了禰衡作為歷史學家和政治家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質,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崇高贊美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凸顯了詩人的寫作技巧和文化素養。
“銅雀羅紈宛汗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shàng mí héng
詠史上·禰衡
tóng què luó wán wǎn hàn qīng, fāng zhōu gǔ shǐ gǔ rú shēng.
銅雀羅紈宛汗青,芳洲鼓史骨如生。
jié nú léi luò ruò rì yuè, dà yá nà kān mí zhèng píng.
羯奴礌落若日月,大雅那堪禰正平。
“銅雀羅紈宛汗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