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公此自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公此自文”全詩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分類:
《雜興》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镃。這首詩詞以漢代的嘉唐虞時期為背景,探討了統治國家的理念和人們對于政治問題的不同見解。
詩詞中提到了公孫談,他是漢代的一位思想家,以治道而聞名。然而,他的治道觀點卻遭到了一些人的駁斥和質疑,導致爭論不休。這種辯論的結果是互相失去了真正的收獲,而只是擴大了誤解和誤導。
詩詞中還提到了廣大的言辭對于國家治理的不利影響,以及開邊的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望的。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淮南謀士的理解和同情,這些謀士不辭辛勞地為國家付出,并且在日夜勤勉地工作。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東閣禮儀中的賢人,他們自食其力,過著樸素的生活,但卻產生了真正的文化價值。這種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被看作是一種對社會常規的反思,同時也給后世留下了真正有見地的人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嘉唐虞時期和當時的政治局勢的描繪,探討了治理國家的理念和人們對于政治問題的看法。它提醒人們要審慎思考,并警示言辭的濫用和對于邊界決策的期望過高。詩詞中也強調了樸素生活和真正的文化價值的重要性,以及對于后世來說,真正有見地的人的存在和影響力。
“俗公此自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hàn dài jiā táng yú, yù yǐ rú lǐ guó.
漢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國。
gōng sūn tán zhì dào, chún bó hù shī dé.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guǎng dà yǔ yóu hài, kāi biān xīn mò jí.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wú guài huái nán móu, rì yè dàn jí zhí.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dōng gé lǐ zhū xián, tuō sù zì wèi shí.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sú gōng cǐ zì wén, hòu shì yǒu zhēn shí.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俗公此自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