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鑿在民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耕鑿在民籍”全詩
胡為抱膝翁,惻惻復惻惻。
秋風墮碧梧,鳳鳥去無跡。
愁吟草際蛩,兒女淚盈臆。
忽然一長嘯,孤響起空寂。
令人識雅頌,一唱三嘆息。
室廬在路傍,耕鑿在民籍。
行人聽笑語,稚子共眠食。
讀書果何罪,須發又半白。
此意太勞勞,此身長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門更何適。
但勿問門外,蓬蒿若干尺。
分類:
《寄題陳同甫抱膝亭》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陳同甫抱膝亭》是宋代陳傅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稻粱不難謀,軒冕亦易得。
在社會中,謀取溫飽并不難,高官顯貴的地位也并非難以獲得。
胡為抱膝翁,惻惻復惻惻。
為什么要像一個老人一樣抱膝而坐,悲傷的情緒不斷涌上心頭。
秋風墮碧梧,鳳鳥去無跡。
秋風吹落了碧梧樹上的葉子,鳳鳥離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愁吟草際蛩,兒女淚盈臆。
憂愁的吟唱在草叢中回蕩,兒女的淚水充滿了胸懷。
忽然一長嘯,孤響起空寂。
突然發出一聲長嘯,寂靜的空氣回蕩著這孤獨的聲音。
令人識雅頌,一唱三嘆息。
這首詩使人們領悟到高雅的贊美之美,一唱之下,引發三次嘆息。
室廬在路傍,耕鑿在民籍。
房屋在路旁,田地開墾在平民的戶籍上。
行人聽笑語,稚子共眠食。
行人們聽著歡笑的聲音,幼童們一起入眠共進晚餐。
讀書果何罪,須發又半白。
讀書獲得了何等的罪過,須發已經半白了。
此意太勞勞,此身長抑抑。
這種思緒太過煩憂,自己的身體也變得沉悶壓抑。
抱膝且不可,出門更何適。
暫且保持抱膝的姿勢,那么更無法適應外界的變化。
但勿問門外,蓬蒿若干尺。
卻不要去問門外的事情,門外只有幾尺高的蓬蒿而已。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對社會現象和個人境遇的思考與感慨,揭示了人生中的苦悶與無奈。在溫飽和地位容易獲得的外表之下,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與迷惘透露出來。他用秋風、鳳鳥等意象,表達了短暫和無跡的含義,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虛幻和無常。詩中呈現出抑郁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憤懣和無奈。最后,作者呼吁讀書、追求知識,并提出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暗示了對于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對社會價值觀的質疑。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深切思考,引發讀者對于生活意義的思考。
“耕鑿在民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chén tóng fǔ bào xī tíng
寄題陳同甫抱膝亭
dào liáng bù nán móu, xuān miǎn yì yì dé.
稻粱不難謀,軒冕亦易得。
hú wéi bào xī wēng, cè cè fù cè cè.
胡為抱膝翁,惻惻復惻惻。
qiū fēng duò bì wú, fèng niǎo qù wú jī.
秋風墮碧梧,鳳鳥去無跡。
chóu yín cǎo jì qióng, ér nǚ lèi yíng yì.
愁吟草際蛩,兒女淚盈臆。
hū rán yī cháng xiào, gū xiǎng qǐ kōng jì.
忽然一長嘯,孤響起空寂。
lìng rén shí yǎ sòng, yí chàng sān tàn xī.
令人識雅頌,一唱三嘆息。
shì lú zài lù bàng, gēng záo zài mín jí.
室廬在路傍,耕鑿在民籍。
xíng rén tīng xiào yǔ, zhì zǐ gòng mián shí.
行人聽笑語,稚子共眠食。
dú shū guǒ hé zuì, xū fà yòu bàn bái.
讀書果何罪,須發又半白。
cǐ yì tài láo láo, cǐ shēn cháng yì yì.
此意太勞勞,此身長抑抑。
bào xī qiě bù kě, chū mén gèng hé shì.
抱膝且不可,出門更何適。
dàn wù wèn mén wài, péng hāo ruò gān chǐ.
但勿問門外,蓬蒿若干尺。
“耕鑿在民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