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笙磬有同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知笙磬有同音”全詩
漫道山林無獨往,那知笙磬有同音。
堂前明月四時好,山外白云千古深。
此別松門無復見,漁樵為伴老相侵。
分類:
《寄東山覺老》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東山覺老》是宋代王铚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穿著紅色妝扮,登上碧嶂的舊地,來演繹真正的常住,與佛心相契合。
踏著山林的小道,不再孤單地行走,誰能想到笙磬有著相同的音韻。
堂前的明月四季都美好,山外的白云千古長存。此別后再無法看到松門,只有漁樵陪伴老去,相互侵犯。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東山覺老的寄托和思念之情。作者在東山碧嶂登臨,穿著紅色的妝扮,以表達對真正的常住和佛心的理解。他走在山林的小道上,發現笙磬的聲音有著相同的音韻,意味著萬物之間都有相通的契合之處。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堂前,白云飄蕩在山外,這美好的景象千古長存。然而,作者與東山覺老分別后,再也無法見到松門,只能與漁樵相伴,共同面對老去和相互侵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東山覺老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紅妝和碧嶂、明月和白云的對比,突出了人與自然的聯系和變化。同時,作者以東山覺老為寄托,表達了對真常住和佛心的追求,以及對共通性和契合之處的思考。最后的別離和老去的描寫,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無奈的情感,使整首詩詞更具深度和意境。
“那知笙磬有同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dōng shān jué lǎo
寄東山覺老
hóng zhuāng bì zhàng jiù dēng lín, lái yǎn zhēn cháng qì fó xīn.
紅妝碧嶂舊登臨,來演真常契佛心。
màn dào shān lín wú dú wǎng, nǎ zhī shēng qìng yǒu tóng yīn.
漫道山林無獨往,那知笙磬有同音。
táng qián míng yuè sì shí hǎo, shān wài bái yún qiān gǔ shēn.
堂前明月四時好,山外白云千古深。
cǐ bié sōng mén wú fù jiàn, yú qiáo wèi bàn lǎo xiāng qīn.
此別松門無復見,漁樵為伴老相侵。
“那知笙磬有同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