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來食杞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饑來食杞菊”全詩
急著無近色,靜嗅有馀馨。
饑來食杞菊,不愿生鵝腥。
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
分類:
《答張以道》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張以道》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時不可狀,似是秋蘭清。
急著無近色,靜嗅有馀馨。
饑來食杞菊,不愿生鵝腥。
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的“君時”指的是時光的變遷,它無法被具體描述出來,就像秋天的蘭花一樣清雅而難以捉摸。詩人認為,人們過于追求外在的華麗與繁雜,卻忽略了內心的寧靜與香氣。他提到自己在饑餓時只想吃杞菊這種素凈的食物,不愿意品嘗油膩的鵝肉。最后一句“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描繪了長安城中人們的喧囂與匆忙,而詩人卻感到遙遠與孤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紛繁世俗的反思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對秋蘭、杞菊、鵝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雅、素凈、寧靜之美的向往。詩人以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內心與外部環境的不同,以及對繁華喧囂的拒絕態度。最后一句中的“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通過對城市喧囂與個人孤寂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遠離塵囂的心境。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世俗繁華的抵制,展現了詩人的獨立思考和追求內心自由的精神。這種思想境界也是宋代文人士人追求的一種審美價值,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超然的境地和思考人生的意味。
“饑來食杞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zhāng yǐ dào
答張以道
jūn shí bù kě zhuàng, shì shì qiū lán qīng.
君時不可狀,似是秋蘭清。
jí zhe wú jìn sè, jìng xiù yǒu yú xīn.
急著無近色,靜嗅有馀馨。
jī lái shí qǐ jú, bù yuàn shēng é xīng.
饑來食杞菊,不愿生鵝腥。
cháng ān sān shì lǐ, yǎo yǎo yī hóng míng.
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
“饑來食杞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