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公一奏思歸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公一奏思歸引”全詩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聲長苦已三年。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聞道士彈思歸引》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道士彈思歸引
仙公一奏思歸引,
逐客初聞自泫然。
莫怪殷勤悲此曲,
越聲長苦已三年。
中文譯文:
聽到道士彈奏“思歸引”,
才離別的客人初次淚流滿面。
不要怪我熱情地悲傷這曲子,
這越調的聲音已經苦惱三年。
詩意和賞析:
《聞道士彈思歸引》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寫一位仙公彈奏《思歸引》這首曲子,表達了他對離別的客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道士”可以理解為仙人,他的琴聲讓沒有見面的客人初次感受到離別的惆悵,淚水不禁止住流下來。這里的淚水既可以是客人的淚水,也可以是詩人自己的淚水,表示了離別帶來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思歸引”可以理解為一曲《思歸引》,這首曲子以其悲涼的旋律讓人感受到離鄉背井、思念家園的痛苦。詩人告誡讀者不要怪他悲傷地演奏這首曲子,因為越調的聲音,已經讓他在離別的漫漫長路上苦惱了三年。這里的“越聲長苦已三年”可以理解為作者旅居他鄉、思念家鄉已經三年的時間了。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遠離家鄉漂泊的生活中對家人、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對離別的客人的理解和同情。通過音樂的力量,他帶領讀者感受到了別離的痛苦和思鄉的味道。
“仙公一奏思歸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dào shì dàn sī guī yǐn
聞道士彈思歸引
xiān gōng yī zòu sī guī yǐn, zhú kè chū wén zì xuàn rán.
仙公一奏思歸引,逐客初聞自泫然。
mò guài yīn qín bēi cǐ qū, yuè shēng zhǎng kǔ yǐ sān nián.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聲長苦已三年。
“仙公一奏思歸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