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教白復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教白復玄”全詩
*官憔悴非詩瘦。
紅袖寫烏絲。
誰曾夢見之。
淮鹽真是白。
染得須成雪。
何處有神仙。
能教白復玄。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菩薩蠻 寄中書諸公》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 寄中書諸公》是元代作家許有壬的作品。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描繪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畫面,同時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沉思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
詩詞中描述了一幅畫面:“三司笑面靴紋皺。*官憔悴非詩瘦。紅袖寫烏絲。誰曾夢見之。淮鹽真是白。染得須成雪。何處有神仙。能教白復玄。”這里的描寫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形象描寫:詩詞中的“三司笑面靴紋皺”一句,通過描繪官員的面容和鞋子皺紋,展示了現實世界中的疲憊和頹廢。而“紅袖寫烏絲”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華麗的服飾和細致的繡花,這些形象細節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
2. 感慨現實:詩詞中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和不滿。“*官憔悴非詩瘦”這句表達了官員們身體憔悴、不堪重負的狀態,詩人似乎在質疑這種現實是否與詩意相悖。通過對現實的批判,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狀況的關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理想世界:詩詞中通過描述“淮鹽真是白”和“染得須成雪”等詩句,描繪了理想世界中的美好景象。這里的“淮鹽”和“須成雪”都是象征純潔和美麗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純凈、無暇的追求。而“何處有神仙。能教白復玄”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找到真正的智慧和超越凡塵的境界。
總體而言,《菩薩蠻 寄中書諸公》通過華麗的辭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對理想世界的渴望。詩詞中的形象描寫、感慨現實和理想世界的描繪,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意境,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能教白復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jì zhōng shū zhū gōng
菩薩蠻 寄中書諸公
sān sī xiào miàn xuē wén zhòu.
三司笑面靴紋皺。
guān qiáo cuì fēi shī shòu.
*官憔悴非詩瘦。
hóng xiù xiě wū sī.
紅袖寫烏絲。
shuí céng mèng jiàn zhī.
誰曾夢見之。
huái yán zhēn shì bái.
淮鹽真是白。
rǎn dé xū chéng xuě.
染得須成雪。
hé chǔ yǒu shén xiān.
何處有神仙。
néng jiào bái fù xuán.
能教白復玄。
“能教白復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