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即懷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去即懷思”全詩
肯來同晤語,別去即懷思。
不厭經過數,惟憂后會遲。
春暄宜緩步,何必以秋期。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與滕元英》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滕元英》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君尚精神健,吾真氣血衰。
肯來同晤語,別去即懷思。
不厭經過數,惟憂后會遲。
春暄宜緩步,何必以秋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炎內心的情感和心境。詩人描述了自己與滕元英的相遇和分別,流露出對友誼的珍惜和對別離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滕元英的精神狀況良好,而自己卻感到氣血衰退,這可以理解為詩人自述的身體狀況。接著,詩人表達了與滕元英相聚時可以暢談的愿望,以及分別時對他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滕元英愿意來與他共享言談之樂,而自己則在別離之際懷念滕元英。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與滕元英相聚次數的不厭倦,但對于未來再次相聚的擔憂。他憂慮著下一次相聚會拖得太久,因此感到焦慮和不安。最后兩句表達了在春天的溫暖氣息中,應該放慢腳步,享受當下的美好,而不是急迫地期待秋天的到來。
這首詩詞流露出王炎對友情的珍視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未來的擔憂和對當下的感悟。通過對時間與情感的交織描繪,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友誼的真摯和別離的辛酸,以及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別去即懷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téng yuán yīng
與滕元英
jūn shàng jīng shén jiàn, wú zhēn qì xuè shuāi.
君尚精神健,吾真氣血衰。
kěn lái tóng wù yǔ, bié qù jí huái sī.
肯來同晤語,別去即懷思。
bù yàn jīng guò shù, wéi yōu hòu huì chí.
不厭經過數,惟憂后會遲。
chūn xuān yí huǎn bù, hé bì yǐ qiū qī.
春暄宜緩步,何必以秋期。
“別去即懷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