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年風雪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百五年風雪夕”全詩
漏箭聲沉金鎖徹,紗籠影避貴官豪。
烏號望帝窮霄壤,魚爛遺民沸海濤。
三百五年風雪夕,孤臣白首臥林皋。
分類:
《十月二十日感舊》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二十日感舊》是宋代馬廷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寥凄涼的秋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個人遭遇的感慨與憂思。
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象征的運用,展現了深沉的詩意。在夜晚的街道上,繁忙的燈火和高懸的北斗星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燈火閃爍,象征著都市的喧囂和繁華,而北斗星宿的高掛則象征著宇宙的廣袤和永恒。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人世繁華與自然恒久的思考。
詩中還出現了金鎖、紗籠和貴官豪宦的影子。金鎖和紗籠是古代宮廷中的象征,暗示了封建社會的權力和階級之分。貴官豪宦遮蔽了這些權力和地位的光芒,使得普通人民淪為其陰影之下的遺民。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底層人民的關懷。
詩的后半部分,以魚爛遺民和孤臣白首臥林皋的形象,進一步展示了歷史的變遷和個人的困境。魚爛遺民象征著國家政局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孤臣白首臥林皋則表達了個人的孤獨和無奈。這些形象的呈現,使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了時代的共鳴。
總的來說,《十月二十日感舊》以獨特的意象和深情的筆觸,揭示了人世間的繁華和無常,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與關注。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象征的運用,傳遞出一種深邃的詩意,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三百五年風雪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èr shí rì gǎn jiù
十月二十日感舊
jiǔ qú dēng huǒ nào cáo cáo, dǒu bǐng dī áng liè sù gāo.
九衢燈火鬧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
lòu jiàn shēng chén jīn suǒ chè, shā lóng yǐng bì guì guān háo.
漏箭聲沉金鎖徹,紗籠影避貴官豪。
wū hào wàng dì qióng xiāo rǎng, yú làn yí mín fèi hǎi tāo.
烏號望帝窮霄壤,魚爛遺民沸海濤。
sān bǎi wǔ nián fēng xuě xī, gū chén bái shǒu wò lín gāo.
三百五年風雪夕,孤臣白首臥林皋。
“三百五年風雪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