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哀亦奚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哀亦奚為”全詩
斷以釋子言,莫非假合耳。
杜陵詠為麟,瑞物能有幾。
昌黎謂之梟,惡德乃類是。
無之恐無后,有之亦為累。
茍非弗克肖,曷若聽其逝。
顏路之亡回,宣尼之喪鯉。
此皆長而賢,痛甚于幼死。
夷甫雖嘗云,情鐘在我輩。
過哀亦奚為,巡有復生理。
子夏空失明,季札號知禮。
吾友方盛年,何憂乏良嗣。
分類:
《慰張石山幼子亡》衛宗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慰張石山幼子亡》是宋代衛宗武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無子的悲傷和有子的煩惱的思考,以及對于生命的無常和人生價值的探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無子雖可悲,有子未為喜。
斷以釋子言,莫非假合耳。
杜陵詠為麟,瑞物能有幾。
昌黎謂之梟,惡德乃類是。
無之恐無后,有之亦為累。
茍非弗克肖,曷若聽其逝。
顏路之亡回,宣尼之喪鯉。
此皆長而賢,痛甚于幼死。
夷甫雖嘗云,情鐘在我輩。
過哀亦奚為,巡有復生理。
子夏空失明,季札號知禮。
吾友方盛年,何憂乏良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傷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于無子的悲痛和對有子的煩惱。作者認為無子雖然令人悲傷,但有子并不一定帶來喜悅,因為子女的言行可能并非真實,而只是合乎社會禮儀而已。
在詩中,作者通過對杜陵麒麟和昌黎梟的引用,來表達生命的短暫和珍貴。麒麟是祥瑞的象征,而梟則代表邪惡的德行,二者都是稀有的存在。作者認為無子可能導致家族斷絕,而有子也可能成為累贅,因為子女的品行是否能夠光彩照人并不可預測。
詩詞中提到了一些歷史人物的故事,如顏回和宣子的死亡,以及子夏和季札的不同命運,這些都是對于幼年死亡的痛苦的補充。這些長大成才并且有益于社會的人物的早逝,使得作者對于幼年死亡的痛苦加倍。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友人的安慰,告訴他不必擔憂子嗣的問題,因為生命的循環中,必然有新的生命誕生。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子夏失明和季札被稱贊為懂禮儀,這是對于他們品行和才能的贊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悲痛和思考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于無子和有子的矛盾心情,同時通過歷史故事和對生命的反思,展現了對于生命短暫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過哀亦奚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zhāng shí shān yòu zǐ wáng
慰張石山幼子亡
wú zi suī kě bēi, yǒu zi wèi wèi xǐ.
無子雖可悲,有子未為喜。
duàn yǐ shì zǐ yán, mò fēi jiǎ hé ěr.
斷以釋子言,莫非假合耳。
dù líng yǒng wèi lín, ruì wù néng yǒu jǐ.
杜陵詠為麟,瑞物能有幾。
chāng lí wèi zhī xiāo, è dé nǎi lèi shì.
昌黎謂之梟,惡德乃類是。
wú zhī kǒng wú hòu, yǒu zhī yì wèi lèi.
無之恐無后,有之亦為累。
gǒu fēi fú kè xiào, hé ruò tīng qí shì.
茍非弗克肖,曷若聽其逝。
yán lù zhī wáng huí, xuān ní zhī sàng lǐ.
顏路之亡回,宣尼之喪鯉。
cǐ jiē zhǎng ér xián, tòng shèn yú yòu sǐ.
此皆長而賢,痛甚于幼死。
yí fǔ suī cháng yún, qíng zhōng zài wǒ bèi.
夷甫雖嘗云,情鐘在我輩。
guò āi yì xī wèi, xún yǒu fù shēng lǐ.
過哀亦奚為,巡有復生理。
zi xià kōng shī míng, jì zhá hào zhī lǐ.
子夏空失明,季札號知禮。
wú yǒu fāng shèng nián, hé yōu fá liáng sì.
吾友方盛年,何憂乏良嗣。
“過哀亦奚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