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怪玉峰還翳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怪玉峰還翳薈”全詩
應怪玉峰還翳薈,更憐銀屋變茅茨。
結成冰筍方連夜,散作檐花特頃時。
物物要知須返本,冰仍旭水更何疑。
分類:
《和野渡雪消二律》衛宗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野渡雪消二律》是宋代衛宗武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冬日雪后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感嘆和對生命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可親余暇復奚為,
雪霽何妨剩賦詩。
應怪玉峰還翳薈,
更憐銀屋變茅茨。
結成冰筍方連夜,
散作檐花特頃時。
物物要知須返本,
冰仍旭水更何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冬日雪后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寫雪消后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贊美和對生命變遷的思考。
首節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閑暇時光的思考,詢問自己何為之事,暗示了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接下來的兩句,詩人表達了即使雪霽天晴,也不妨礙他繼續寫作創作的決心和熱情。
第二節以"玉峰"和"銀屋"為形象,描繪了雪消后的景色。"玉峰"指雪山,"銀屋"指房屋,通過這兩個形象的轉換,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建筑物的變遷。這種自然界與人類建造的對比,凸顯了人事如夢的主題。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冰消后結成冰筍的景象,冰筍在夜間連接起來,形成壯觀的景象。但這種景象只是瞬間的,轉眼間又散作檐花,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事物本源的思考。物物要知道歸根返本,冰消后仍舊是水,水與冰并無區別,因此更何必懷疑。這種思考可以理解為對生命和存在的探索,提醒人們要追求事物本質和真理,超越現象的表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冬日雪后的景象,融合自然景色和人事哲理,表達了對生命變遷的思考和對事物本源的探索。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境深遠的語言,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應怪玉峰還翳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ě dù xuě xiāo èr lǜ
和野渡雪消二律
kě qīn yú xiá fù xī wèi, xuě jì hé fáng shèng fù shī.
可親余暇復奚為,雪霽何妨剩賦詩。
yīng guài yù fēng hái yì huì, gèng lián yín wū biàn máo cí.
應怪玉峰還翳薈,更憐銀屋變茅茨。
jié chéng bīng sǔn fāng lián yè, sàn zuò yán huā tè qǐng shí.
結成冰筍方連夜,散作檐花特頃時。
wù wù yào zhī xū fǎn běn, bīng réng xù shuǐ gèng hé yí.
物物要知須返本,冰仍旭水更何疑。
“應怪玉峰還翳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