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未敢廣離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未敢廣離騷”全詩
魯直徑令相伯仲,至今未敢廣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逢梅》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逢梅》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仙婉弱山樊冗,
自我視之兒女曹。
魯直徑令相伯仲,
至今未敢廣離騷。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水仙花的婉約柔美,以及在茂密的山中間生長的情景。詩人將水仙比作自己的子女,認為它們像是自己的后代。詩中還提到了魯國的直徑令和相伯仲,暗示詩人對于廣泛寫作離騷的創作意愿一直不敢實現。
賞析:
《逢梅》以水仙花為主題,通過描寫花朵的婉約之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文學創作的猶豫和遲疑。水仙花被視為詩人的子女,可能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創作靈感。詩中的山樊冗表示花朵在茂密的山中間生長,形成了一種幽靜的氛圍。
詩人提到的魯直徑令相伯仲,暗示了自己對于廣泛寫作離騷的渴望,但又因為某種原因而遲遲未能實現。這種內心的矛盾和猶豫反映了詩人對于創作的自我審視和追求完美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內心感受的結合,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和詩意。同時,詩人對于寫作的遲疑和不敢冒險的態度也凸顯了他對于文學創作的責任感和不愿輕易妥協的態度。
“至今未敢廣離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méi
逢梅
shuǐ xiān wǎn ruò shān fán rǒng, zì wǒ shì zhī ér nǚ cáo.
水仙婉弱山樊冗,自我視之兒女曹。
lǔ zhí jìng lìng xiāng bó zhòng, zhì jīn wèi gǎn guǎng lí sāo.
魯直徑令相伯仲,至今未敢廣離騷。
“至今未敢廣離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