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見之相與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疇昔見之相與親”全詩
滄浪忽欲從此逝,嗔我手揖無詩人。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暑不雜興》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暑不雜興》
作者:方岳(宋代)
【中文譯文】
白鷗吾有一日雅,
疇昔見之相與親。
滄浪忽欲從此逝,
嗔我手揖無詩人。
【詩意】
方岳的《暑不雜興》是一首抒發詩人情感的詩詞。詩人在夏日閑暇之際,隨意觀賞白鷗翱翔,與它們產生了某種親近感。然而,時間匆匆流逝,滄海變幻,白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遠離。詩人感嘆自己未能留下詩篇,表達對逝去時光的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白鷗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詩歌創作的渴望。白鷗象征著自由、純潔、高雅的精神,詩人在它們的陪伴下感到愉悅和親近。然而,時間的流轉讓滄海變幻,白鷗也隨之飛走,這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詩人因為無法留下詩篇,感到遺憾和愧疚,暗示了他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熱愛。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藝術創作的渴望。通過對白鷗的描繪,詩人將自己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自由、純潔和高雅的追求。同時,詩人對于無法留下詩篇的愧疚和遺憾,折射出他對詩歌創作的熱忱和對藝術的堅持。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時光的轉瞬即逝和人生的短暫,引發對生命意義和藝術價值的思考。
“疇昔見之相與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bù zá xìng
暑不雜興
bái ōu wú yǒu yī rì yǎ, chóu xī jiàn zhī xiāng yǔ qīn.
白鷗吾有一日雅,疇昔見之相與親。
cāng láng hū yù cóng cǐ shì, chēn wǒ shǒu yī wú shī rén.
滄浪忽欲從此逝,嗔我手揖無詩人。
“疇昔見之相與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