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揭煙霄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揭煙霄端”全詩
跡誤采石江,名虛巫峽山。
長風送之為,寄影千丈巖。
列壁當層云,虛白生光寒。
婆娑仙桂影,中著孤根蟠。
宛宛學扇初,盈盈一鉤彎。
如出滄海頭,半揭煙霄端。
風雨不改度,晦朔從循環。
山靈奪天目,作此奇哉觀。
閱盡來去人,了之手呂翁指,運此神造應非難。
何如存我真面目,嫵媚一笑只作青山看。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己酉夏詠月巖》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酉夏詠月巖》是李曾伯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蟾竊取靈藥,墮落塵寰之間。
誤踏采石江岸,名為虛幻的巫峽山。
長風將其送至,寄身于千丈高巖。
列壁云層之間,虛白生發光寒。
婆娑仙桂的影子,倒影在孤單的蟠根上。
宛如初學的折扇,盈盈地彎曲成一鉤。
如同從滄海的盡頭出現,半揭開煙霄的邊緣。
風雨無法改變它的旅程,晦朔循環不停。
山靈奪取天之目,創造了這奇特的景象。
經歷了無數的人們的來來去去,只有呂翁的手指了解它。
運用神奇的力量創造它并非難事。
何不保留我真實的面貌,只笑一笑作為青山的觀察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的景象,以及詩人對這個景象的思考和感悟。詩中稱蟾蜍為老蟾,它竊取了靈藥,但卻墮落到了塵寰之間,失去了原有的神性。詩人誤踏了采石江岸,來到了一個虛幻的巫峽山。長風將這個景象送到了千丈高的巖石上,使它成為了云層之間的虛白發光的景觀。
詩中出現了婆娑仙桂的影子,它投射在孤單的蟠根上。這里的仙桂是指神話中的仙人樹,它的影子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詩人將其比喻為初學的折扇,彎曲成一鉤,這種形象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詩人將這個景象比作從滄海盡頭出現,半揭開煙霄的邊緣,形容其神秘而壯麗。風雨無法改變它的循環和旅程,表達了它的永恒和不變。
詩中提到山靈奪取天之目,創造了這個奇特的景象,這里的山靈指的是山神。詩人觀察了無數的人們來來去去,只有呂翁的手指了解它,這可能指的是作者本人。
最后,詩人思考了這個景象背后的意義,希望保留真實的面貌,只笑一笑作為青山的觀察者,表達了對自然界中的真實和純粹的追求。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奇特的景象,通過詩人的思考和想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真實與純粹的追求。同時,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邃而富有詩意。
“半揭煙霄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yǒu xià yǒng yuè yán
己酉夏詠月巖
lǎo chán qiè líng yào, duò pò xià chén huán.
老蟾竊靈藥,墮魄下塵寰。
jī wù cǎi shí jiāng, míng xū wū xiá shān.
跡誤采石江,名虛巫峽山。
cháng fēng sòng zhī wèi, jì yǐng qiān zhàng yán.
長風送之為,寄影千丈巖。
liè bì dāng céng yún, xū bái shēng guāng hán.
列壁當層云,虛白生光寒。
pó suō xiān guì yǐng, zhōng zhe gū gēn pán.
婆娑仙桂影,中著孤根蟠。
wǎn wǎn xué shàn chū, yíng yíng yī gōu wān.
宛宛學扇初,盈盈一鉤彎。
rú chū cāng hǎi tóu, bàn jiē yān xiāo duān.
如出滄海頭,半揭煙霄端。
fēng yǔ bù gǎi dù, huì shuò cóng xún huán.
風雨不改度,晦朔從循環。
shān líng duó tiān mù, zuò cǐ qí zāi guān.
山靈奪天目,作此奇哉觀。
yuè jǐn lái qù rén, le zhī shǒu lǚ wēng zhǐ,
閱盡來去人,了之手呂翁指,
yùn cǐ shén zào yīng fēi nàn.
運此神造應非難。
hé rú cún wǒ zhēn miàn mù,
何如存我真面目,
wǔ mèi yī xiào zhǐ zuò qīng shān kàn.
嫵媚一笑只作青山看。
“半揭煙霄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