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刻紛紛滿笥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刻紛紛滿笥滕”全詩
最是可憐越山石,不應只吊剡溪藤。
分類:
《觀風堂觀叢刻》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風堂觀叢刻》是宋代文人王邁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觀賞古碑刻劃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于真跡與偽作的鑒別與珍惜之情。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觀風堂觀叢刻,
在觀賞風堂中的碑刻,
古碑真贗遞相承,
真跡與偽作相繼傳承,
俗刻紛紛滿笥滕。
世俗的刻劃層出不窮。
最是可憐越山石,
最令人心生憐憫的是越山石,
不應只吊剡溪藤。
并不只是對于剡溪藤的吊念。
詩詞中,王邁以觀賞古碑為背景,表達了對古代碑刻真偽之間的相互傳承與鑒別的思考。觀風堂是指觀賞風景的地方,這里指的是觀賞古碑的場所。古碑上的刻劃有真跡也有偽作,真跡與偽作在時間上相互傳承,出現了層出不窮的世俗刻劃。然而,王邁認為最令人憐憫的是那些被隨意刻劃的越山石,而不僅僅是對剡溪藤的懷念。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碑刻劃的觀賞,抒發了作者對于真跡與偽作的珍惜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隨意刻劃的遺憾與憂慮。在這種觀賞的背后,作者在思考藝術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于歷史傳承與真實性的關注。通過對古碑的描繪和對真偽的探討,詩人傳達了對于文化保護、真實性與傳統的思考與擔憂。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古碑的觀賞場景,通過對真跡與偽作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視。同時,通過以越山石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于隨意刻劃的憂慮與遺憾。整首詩意味深長,引人思考,展示了王邁作為一位文人對于藝術、歷史與傳統的情感表達與思考。
“俗刻紛紛滿笥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fēng táng guān cóng kè
觀風堂觀叢刻
gǔ bēi zhēn yàn dì xiāng chéng, sú kè fēn fēn mǎn sì téng.
古碑真贗遞相承,俗刻紛紛滿笥滕。
zuì shì kě lián yuè shān shí, bù yīng zhǐ diào shàn xī téng.
最是可憐越山石,不應只吊剡溪藤。
“俗刻紛紛滿笥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