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洗沈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滴水洗沈冤”全詩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樓閣麗朝暾。
猶恨高峰頂,藤蘿未得捫。
分類:
《炷香至德山》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炷香至德山》是宋代詩人程公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炷香至德山,
異時聞至德,
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
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
樓閣麗朝暾。
猶恨高峰頂,
藤蘿未得捫。
中文譯文:
香煙飄至德山,
在特定的時刻聽聞至德之音,
水滴洗凈沉重的冤屈。
虛空靜寂等待三世,
覺悟和迷茫源自同一源頭。
松柏沾濕悠長的雨水,
樓閣在美麗的朝陽中閃耀。
仍然遺憾于高峰之巔,
無法觸及蔓延的藤蘿。
詩意和賞析:
《炷香至德山》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展現了詩人對至德山的贊美和自身內心的追求。詩中的至德山象征著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境界。詩人借用至德山的意象,表達了自己在異時異地聞到至德之音的感受,這種感受使他洗凈了內心的冤屈和困惑。
詩中提到虛空靜寂等待三世,意味著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們都在不同的時代追求著相同的覺悟和真理。詩人認識到悟道與迷茫源自同一源頭,這也是他對人生和人類智慧的一種思考和領悟。
詩中描繪的松柏沾濕悠長的雨水,以及樓閣在美麗的朝陽中閃耀,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和人文建筑的美麗。詩人對高峰之巔的遺憾表達了他對更高層次境界的向往,同時他感嘆藤蘿未能攀登高峰,意味著自身的不完美和未能達到理想狀態,這也體現了詩人對自身的自省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清新、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至德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它飽含了對道德、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展示了詩人對真理和美好的向往。
“滴水洗沈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ù xiāng zhì dé shān
炷香至德山
yì shí wén zhì dé, dī shuǐ xǐ shěn yuān.
異時聞至德,滴水洗沈冤。
kōng jì děng sān shì, wù mí tóng yī yuán.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sōng shān gāo sù yǔ, lóu gé lì cháo tūn.
松杉膏宿雨,樓閣麗朝暾。
yóu hèn gāo fēng dǐng, téng luó wèi dé mén.
猶恨高峰頂,藤蘿未得捫。
“滴水洗沈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