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數去鴻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數去鴻邊”全詩
身饒太常長,客欠廣文氈。
流落無先譽,遭逢有宿緣。
炎洲路多少,謾數去鴻邊。
分類:
《送張知錄》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知錄》是宋代詩人葉適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族的聲譽飛升于王朝之后,我即將進入官府門閥。
我的身份雖高,但仍需向太常拜謁;我雖是賓客,卻欠著廣文氈的款待。
我在人生旅途中流落,沒有先前的榮譽,卻遇見了某種前世的緣分。
炎洲的道路有多長,無法清點,只能隨意數去往邊疆的雁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詩人對自己身份與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身處門閥顯赫的家族,但他深知這些光環只是表象,他仍需向更高位的太常示尊。他作為客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款待。他經歷了一段流離失所的時期,沒有先前的聲望,但他相信這些經歷都是前世因緣的安排。最后,詩人以炎洲路上飛過的雁群,表達了對未來命運的不確定性和迷茫。
賞析:
《送張知錄》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對詩人的身份與命運進行了對照,突顯了門閥與流落、太常與廣文氈之間的差異。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反思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以及個人命運與宿命之間的關系。詩詞的結尾以雁群的形象作為象征,增強了對未來和命運的疑惑與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葉適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謾數去鴻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zhī lù
送張知錄
mén fá fēi lóng hòu, jiā shēng rù guǎn qián.
門閥飛龍后,家聲入館前。
shēn ráo tài cháng zhǎng, kè qiàn guǎng wén zhān.
身饒太常長,客欠廣文氈。
liú luò wú xiān yù, zāo féng yǒu sù yuán.
流落無先譽,遭逢有宿緣。
yán zhōu lù duō shǎo, mán shù qù hóng biān.
炎洲路多少,謾數去鴻邊。
“謾數去鴻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