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雖云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漢雖云廣”全詩
流沙信難行,馬足常往還。
凄風結沖波,狐裘能御寒。
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
茍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蠻。
嗟余與夫子,此義每所敦。
何為復見贈,繾綣在不諼。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江漢答孟郊》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漢答孟郊》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贊美江漢之美麗和艱險為主題,表達了對忠誠和友情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雖然江漢是廣大的,乘舟渡江并不困難。
但是在流沙中行走卻十分困難,馬匹經常反復奔走。
凄風打結沖擊波,狐裘可以抵御寒冷。
整夜都在幽靜的房間里,華燭發出明亮的光芒。
如果能夠追求忠誠和誠信,就可以在偏僻的地方生活。
嘆息余與你,對這個道義每次都是推崇。
為什么還要重新見面和贈送,紛亂在不斷變化。
詩詞通過對江漢的描繪,展現了江漢的壯麗景色和渡江的便利。詩人還描繪了江漢水中的流沙是行船所難以克服的難題,馬匹來回奔波。凄風打結沖擊波,用狐裘可以御寒,顯示出江漢的雄偉和艱險,以及人們如何適應環境。詩人選擇在這種環境下寧靜地居住,用華燭照明夜晚。他認為只有行動忠誠和真誠,才能在偏遠的地方安居。最后,詩人表示自己與孟郊有著相同的理念,并表示對友誼的珍視。他問為什么要重新見面和贈送禮物,而情感卻又無法抒發出來。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忠誠友誼的思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江漢的美麗和艱險,以及人們如何應對困難。詩人的志向是追求忠誠和真誠,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禮物的無所謂。整首詩詞富有意境和思考,值得欣賞和品味。
“江漢雖云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hàn dá mèng jiāo
江漢答孟郊
jiāng hàn suī yún guǎng, chéng zhōu dù wú jiān.
江漢雖云廣,乘舟渡無艱。
liú shā xìn nán xíng, mǎ zú cháng wǎng huán.
流沙信難行,馬足常往還。
qī fēng jié chōng bō, hú qiú néng yù hán.
凄風結沖波,狐裘能御寒。
zhōng xiāo chù yōu shì, huá zhú guāng làn làn.
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
gǒu néng xíng zhōng xìn, kě yǐ jū yí mán.
茍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蠻。
jiē yú yǔ fū zǐ, cǐ yì měi suǒ dūn.
嗟余與夫子,此義每所敦。
hé wéi fù jiàn zèng, qiǎn quǎn zài bù xuān.
何為復見贈,繾綣在不諼。
“江漢雖云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