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池上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片池上色”全詩
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舊溪紅蘚在,秋水綠痕生。
何必澄湖徹,移來有令名。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秋日韋少府廳池上詠石》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韋少府廳池上詠石》是唐代楊巨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主人得到一塊幽石,每天都感覺公堂清凈。整個池塘都呈現出美麗的色彩,孤立的山峰在云霧之外透出一種優美的情調。舊時的小溪上長滿了紅蘚,在秋天的水面上形成了綠色的痕跡。為何要在清澈透明的湖中尋找美景,當遷移這塊幽石已經有了著名而美麗的名字。
詩意:
楊巨源以一種平實而寫實的語言,通過描寫少府廳的池塘和其中的一塊幽石,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思考。他通過該幽石的存在,使整個環境變得清凈而有趣,并以孤峰在云霧之外的情境,表達了深遠的心境和意境。同時,他也表達了一種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與趣的觀念,暗示了人們應該珍惜身邊的美好事物。
賞析:
詩人通過描述池塘上孤峰、紅蘚和綠色的水痕等細節,使整個詩詞充滿了生動的形象和情感。他使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風格,表現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感受和對寧靜清凈環境的向往。楊巨源在表達自然景觀之美的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態度和生活哲學的思考。這首詩詞意境深遠,給讀者留下了余韻和思考。
“一片池上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wéi shào fǔ tīng chí shàng yǒng shí
秋日韋少府廳池上詠石
zhǔ rén dé yōu shí, rì jué gōng táng qīng.
主人得幽石,日覺公堂清。
yī piàn chí shàng sè, gū fēng yún wài qíng.
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jiù xī hóng xiǎn zài, qiū shuǐ lǜ hén shēng.
舊溪紅蘚在,秋水綠痕生。
hé bì chéng hú chè, yí lái yǒu lìng míng.
何必澄湖徹,移來有令名。
“一片池上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