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曾識青青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時曾識青青色”全詩
若將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萬里。
金芝仙草不可見,長生之草畧相似。
少時曾識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憫輕喪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學致,自是未得養生理。
分類:
《又次王恭叔韻》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次王恭叔韻》是宋代樓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仲冬方寒荔挺出,
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將朝菌比大椿,
相去何啻千萬里。
這是一首以四季草木的生長狀態來抒發感慨的詩詞。詩人描述了仲冬時寒冷的季節里,荔枝樹依然挺立,而仲夏時炎熱的季節里,脆弱的野草卻枯死。如果將荔枝與大椿相比較,它們相距遙遠,仿佛相隔千萬里。
金芝仙草不可見,
長生之草略相似。
少時曾識青青色,
今日得之乃真是。
詩中提到了金芝和仙草,它們是一種神奇的草藥,被認為具有長生不老的功效。雖然這些草藥無法親眼目睹,但與之相似的草木卻能見到。詩人回憶起年少時曾經熟悉的青翠色彩,如今獲得這種草藥,才真正意識到其珍貴和真實性。
天工矜憫輕喪生,
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學致,
自是未得養生理。
詩人認為天地間的造化惋惜人類的短暫生命,因此特意讓珍貴的草苗普遍展示給人們。如果有人說神仙長生不老的境界可以學習而得,那是因為他們還未領悟到養生的道理。
這首詩詞以四季草木的生命狀態和珍貴草藥的寓意,抒發了對生命短暫和養生之道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和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慨和對長生不老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著人們對于珍貴事物的渴望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整首詩抒發了人對于生命和養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
“少時曾識青青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cì wáng gōng shū yùn
又次王恭叔韻
zhòng dōng fāng hán lì tǐng chū, zhòng xià fāng yán mí cǎo sǐ.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ruò jiāng cháo jūn bǐ dà chūn, xiāng qù hé chì qiān wàn lǐ.
若將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萬里。
jīn zhī xiān cǎo bù kě jiàn, cháng shēng zhī cǎo lüè xiāng sì.
金芝仙草不可見,長生之草畧相似。
shǎo shí céng shí qīng qīng sè, jīn rì dé zhī nǎi zhēn shì.
少時曾識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tiān gōng jīn mǐn qīng sàng shēng, gù chū zhēn miáo pǔ xiāng shì.
天工矜憫輕喪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ruò yán shén xiān kě xué zhì, zì shì wèi dé yǎng shēng lǐ.
若言神仙可學致,自是未得養生理。
“少時曾識青青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