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得夫一繩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得夫一繩床”全詩
是非堯桀何須較,身世於今更兩忘。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和荊公二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荊公二首》
中文譯文:
老去生涯華子岡,
年來得夫一繩床。
是非堯桀何須較,
身世於今更兩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姜特立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已經年老,生活在華子岡上,意味著他已經過了年輕時的繁華和喧囂。然而,他在年老之際卻得到了一張簡單樸素的床,這使他感到滿足和安寧。
詩中表達了一種超越了世俗喧囂的心態。作者提到了"是非",指的是人世間的是非曲直,但他宣稱不再與堯、桀等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相比較。這反映了他超越了塵世的瑣事,不再被外在的名利所困擾。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將身世和現在的生活都拋諸腦后,忘記了過去的種種困擾和紛爭。這種兩忘的心境給他帶來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韻味深長的心境。通過對老去和得到一張簡單床的描繪,作者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他不再追求權位和名利,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平和。詩中的華子岡和一繩床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突出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過去繁華的超越。
詩的最后兩句"身世於今更兩忘"表達了作者已經拋卻了個人身世和過往的種種紛擾,沉浸在當下的寧靜之中。這種兩忘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一種超越了塵世的境界,表現出作者對內心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安寧和追求,通過對個人生活和社會世界的對比,表達了對塵世的超越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種超脫塵世的心態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使得這首詩具有一種深遠的意義和哲理價值。
“年來得夫一繩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īng gōng èr shǒu
和荊公二首
lǎo qù shēng yá huá zi gāng, nián lái de fū yī shéng chuáng.
老去生涯華子岡,年來得夫一繩床。
shì fēi yáo jié hé xū jiào, shēn shì yú jīn gèng liǎng wàng.
是非堯桀何須較,身世於今更兩忘。
“年來得夫一繩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