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烏可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刑烏可解”全詩
無趾真吾師,天刑烏可解。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足弱》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足弱》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位足部虛弱的老人,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無法解釋的思考。
詩中描繪了老人足部的虛弱和衰老,通過“足弱老態增”一句,形象地表現出老人的身體狀態。接著,“顛仆人共駭”則呈現了老人在行走過程中頻繁摔倒的情景,使人們對老人的困境感到震驚和同情。
接下來的兩句“無趾真吾師,天刑烏可解”,表達了詩人對老人命運的無奈和對宇宙秩序的思考。詩人通過稱老人為“無趾真吾師”,暗示老人的經歷和境遇可能是一種教訓或啟示。然而,詩句中的“天刑烏可解”則傳達出一種無法避免的命運,無法解釋和改變的宿命感。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老人的身體虛弱和行動困難,同時通過對老人命運和宇宙秩序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無法解釋的深沉感慨。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簡潔的語言和凝練的意境。姜特立通過簡單的詞語和清晰的句子結構,刻畫了老人的形象和他所面對的困境。詩人通過對老人命運和宇宙秩序的思考,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這首詩詞的意境給人一種深沉和憂傷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通過對老人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衰老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人生意義的追問。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法解釋的宿命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天刑烏可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ú ruò
足弱
zú ruò lǎo tài zēng, diān pú rén gòng hài.
足弱老態增,顛仆人共駭。
wú zhǐ zhēn wú shī, tiān xíng wū kě jiě.
無趾真吾師,天刑烏可解。
“天刑烏可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九蟹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