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翠插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亭亭翠插空”全詩
悲秋宋玉宅,學舞楚王宮。
夜映樓臺月,朝牽鞭荇風。
多情二三月,亂絮撲房櫳。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門前柳》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門前柳》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門前的柳樹,修長挺拔,婀娜地穿插在虛空中。它們憂傷地迎接著秋天,如同宋玉的宅邸中哀怨的氛圍,或者楚王宮中學舞者的靈動身姿。夜晚,樓臺上的明月照耀著,早晨,則有微風拂動著纏繞在鞭上的蓬松草。這是一個多情的季節,二三月間,飛舞的棉絮撲打在房屋的窗欞上。
詩意和賞析:
《門前柳》通過描繪門前的柳樹和周圍的景物,表達了對季節變遷和自然美的感慨。詩中的柳樹被形容為"亭亭翠插空",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柳樹的婀娜姿態。柳樹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景觀,它還承載著作者的情感和思緒。柳樹在秋天的背景下,成為一種凄涼的象征,與宋玉宅的悲秋氛圍相呼應,也與楚王宮中學舞的歡快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鮮明的情感沖突,使詩詞更加豐富多樣。
詩詞中的夜晚和早晨,分別通過描繪明月和草絮,進一步豐富了詩意。夜晚的明月映照在樓臺上,照亮了周圍的環境,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而早晨的微風吹拂著鞭上的草絮,給人一種輕盈和活潑的氛圍。這些細膩的描寫,不僅增添了詩詞的意境,也抓住了自然界的細微之處,使詩詞更具生動性。
整首詩詞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為主線,通過對門前柳樹及其周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獨特感受以及對季節變遷的思考和情感表達。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對情感的表達,使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情感共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亭亭翠插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n qián liǔ
門前柳
yī héng mén qián liǔ, tíng tíng cuì chā kōng.
一桁門前柳,亭亭翠插空。
bēi qiū sòng yù zhái, xué wǔ chǔ wáng gōng.
悲秋宋玉宅,學舞楚王宮。
yè yìng lóu tái yuè, cháo qiān biān xìng fēng.
夜映樓臺月,朝牽鞭荇風。
duō qíng èr sān yuè, luàn xù pū fáng lóng.
多情二三月,亂絮撲房櫳。
“亭亭翠插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