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猿鶴應相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來猿鶴應相問”全詩
向來猿鶴應相問,瑠合犀瓶無羔無。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余壯歲嘗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賦二絕》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余壯歲嘗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賦二絕》。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余壯歲嘗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賦二絕》的中文譯文如下:
六年前,我離開喧囂塵世,來到塔山寺避世,如今三十年后重回此地,感慨萬千,寫下這兩首絕句。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在塔山寺度過的三十年時光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在早年離開塵世,選擇隱居于塔山寺,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經過了六載,他的青春年華已經消逝,白髭已經從他的面龐上生長出來,但他的內心仍然保持著純凈,沒有被世俗的金錢所污染。在這三十年的離開之后,詩人再次回到塔山寺,面對猿猴和鶴鳥,他們也許會問他這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瑠璃合犀瓶中的香氣依然純凈,沒有被俗世的欲望所污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在塔山寺度過的三十年時光,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內心的寧靜。詩人選擇離開紛擾的塵世,選擇隱居于塔山寺,表現了他追求清凈和超脫的心境。在塔山寺的生活中,他與世隔絕,遠離了浮躁和欲望的紛擾,黃金也無法動搖他內心的寧靜。通過對猿猴和鶴鳥的描寫,詩人暗示了他與自然的親近與和諧。瑠璃合犀瓶中的香氣純凈無雜,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純凈和高尚品質。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追求清凈和超脫的態度,并通過對自然的描寫和象征物的運用,使詩詞更加豐富有趣。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塵世的思考,以及對內心深處純凈的渴望,具有一定的禪意和哲理。
“向來猿鶴應相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zhuàng suì cháng jiǎ jū tǎ shān sì hòu sān shí nián zhòng dào fù èr jué
余壯歲嘗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賦二絕
yī duò hóng chén liù zài yú, huáng jīn bù zá bái zī xū.
一墮紅塵六載余,黃金不雜白髭須。
xiàng lái yuán hè yīng xiāng wèn, liú hé xī píng wú gāo wú.
向來猿鶴應相問,瑠合犀瓶無羔無。
“向來猿鶴應相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