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騎才教占上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騎才教占上頭”全詩
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
那得長繩縈去棹,不堪淋雨助離愁。
長江自古常東注,莫遣仙舟得泝流。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張忠州使君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他的祝福和離別之情。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與張忠州使君的離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使君的敬重和祝福之情。詩人坦然接受使君的離去,并祝愿他一路平安,但也流露出對離別的不舍和離愁之情。詩中還暗示了使君的才華出眾和未來的成功,預示著他在西州的任期將會取得重大成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情感真摯而深沉。詩人不再挽留使君,而是默默送別,表達了對使君的尊重和理解。詩中的“飄征袖入西州”形象地表達了使君奔赴西州的決心和行動力。詩人提到“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暗示了使君的才華和能力在眾人中獨具特色,他將會在西州有所成就。
詩人運用了長江的意象,用“長繩縈去棹”來形容使君離去的船只,表達了使君離去的無奈和離愁。而“不堪淋雨助離愁”則傳遞出詩人對離別的痛苦之情。最后兩句“長江自古常東注,莫遣仙舟得泝流”則暗示了長江一直向東流去,使君的仙舟不可逆流而上,預示了他不會返回此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張忠州使君的敬重和祝福之情,同時也流露出離別的不舍和離愁之意。通過描繪使君的才華和未來的前景,詩人給予了他的期望和祝福。這首詩詞以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筆觸,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千騎才教占上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zhōng zhōu shǐ jūn bā xiōng èr shǒu
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dōng gé rú gōng bù wǎn liú, yòu piāo zhēng xiù rù xī zhōu.
東閣如公不挽留,又飄征袖入西州。
sì fāng mán shuō duō qí shì, qiān qí cái jiào zhàn shàng tou.
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
nà de zhǎng shéng yíng qù zhào, bù kān lín yǔ zhù lí chóu.
那得長繩縈去棹,不堪淋雨助離愁。
cháng jiāng zì gǔ cháng dōng zhù, mò qiǎn xiān zhōu dé sù liú.
長江自古常東注,莫遣仙舟得泝流。
“千騎才教占上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