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巴中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語巴中客”全詩
峽云春夢遠,江月夜珍藏。
才刃應多暇,詞鋒恨太剛。
僧鄰雨花地,何日再長堂。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次韻馮涪州見府》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馮涪州見府》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語巴中客,頻頻鑷鬢霜。
峽云春夢遠,江月夜珍藏。
才刃應多暇,詞鋒恨太剛。
僧鄰雨花地,何日再長堂。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李石在次韻馮涪州見府時所作,寄托情感于巴中的客人。詩中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以及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巴中的客人為寄托對象,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友誼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第一句寄語巴中客,頻頻鑷鬢霜,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用頻頻鑷鬢霜來形容自己的衰老,暗示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第二句峽云春夢遠,江月夜珍藏,通過描繪峽谷中飄浮的云霧和江邊的明月,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向往。峽云和江月都象征著遠方的美好,暗示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才刃應多暇,詞鋒恨太剛,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才的失意和無奈之情。作者認為自己的才華在當時的環境中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感嘆自己的才華被束縛得太多。
最后兩句僧鄰雨花地,何日再長堂,表達了作者對僧人鄰居和雨花地的思念和向往。作者希望能夠再次與僧人相聚,一同回到雨花地的長堂,共享美好時光。
整首詩通過對巴中客人、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友誼、思念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賦予了這首詩詞深厚的意境和情感共鳴。
“寄語巴中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éng fú zhōu jiàn fǔ
次韻馮涪州見府
jì yǔ bā zhōng kè, pín pín niè bìn shuāng.
寄語巴中客,頻頻鑷鬢霜。
xiá yún chūn mèng yuǎn, jiāng yuè yè zhēn cáng.
峽云春夢遠,江月夜珍藏。
cái rèn yīng duō xiá, cí fēng hèn tài gāng.
才刃應多暇,詞鋒恨太剛。
sēng lín yǔ huā dì, hé rì zài zhǎng táng.
僧鄰雨花地,何日再長堂。
“寄語巴中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