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便許老林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如便許老林泉”全詩
屢控危衷甘屏縮,豈期優詔更留連。
政平訟理曾何補,職稱民安亦偶然。
雖感上恩容臥治,何如便許老林泉。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讀丐辭不允詔書感而有作》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讀丐辭不允詔書感而有作》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朅來江上再經年,
衰病無時強自憐。
屢控危衷甘屏縮,
豈期優詔更留連。
政平訟理曾何補,
職稱民安亦偶然。
雖感上恩容臥治,
何如便許老林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吳芾的作品,他在讀到丐辭不被允許的詔書后感到深深的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多年來在江上的經歷,他感嘆自己的衰老和疾病,常常無力自助卻又自憐自艾。他多次上書告訴朝廷自己的危險處境,但卻始終得不到重視,優待的詔令也沒有實現。政治平穩了,訴訟的理由也無法得到補償,官職的晉升和民眾的安寧都是偶然的。盡管作者對上級的恩典心存感激,但他更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寧靜的退休生活,享受自然的山林和泉水。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他通過描繪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政治環境的變化,展現了自己在朝廷中的辛酸和無望。詩中的衰病和屢次上書,體現了作者的無力和掙扎,而政平訟理的曾何補以及職稱民安的偶然,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無法預測的事物。最后,詩人展示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得到一份安寧與滿足。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詩人的真實表達和情感共鳴,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困境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從而引發對人生意義和命運的思考。
“何如便許老林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gài cí bù yǔn zhào shū gǎn ér yǒu zuò
讀丐辭不允詔書感而有作
qiè lái jiāng shàng zài jīng nián, shuāi bìng wú shí qiáng zì lián.
朅來江上再經年,衰病無時強自憐。
lǚ kòng wēi zhōng gān píng suō, qǐ qī yōu zhào gèng liú lián.
屢控危衷甘屏縮,豈期優詔更留連。
zhèng píng sòng lǐ céng hé bǔ, zhí chēng mín ān yì ǒu rán.
政平訟理曾何補,職稱民安亦偶然。
suī gǎn shàng ēn róng wò zhì, hé rú biàn xǔ lǎo lín quán.
雖感上恩容臥治,何如便許老林泉。
“何如便許老林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