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識南陽有臥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識南陽有臥龍”全詩
如何赤壁分三國,不向神州決兩雄。
營峽晚圖千慮失,截江初意一丸封。
蒼茫漢日西南落,莫道無由卻復中。
分類:
《和彥達至公安》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彥達至公安》是宋代胡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一種壯志凌云、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對歷史中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未識南陽有臥龍,
阿瞞先已畏南風。
如何赤壁分三國,
不向神州決兩雄。
營峽晚圖千慮失,
截江初意一丸封。
蒼茫漢日西南落,
莫道無由卻復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歷史典故和地理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與憂慮。詩人首先提到了南陽的臥龍,指的是著名的軍事謀略家諸葛亮(字臥龍),他的才智和影響力使得即使身為南方的阿瞞(指劉備,字公瑾),也早已對他敬畏有加。
接著,詩人以赤壁之戰為例,將歷史事件與神州(指中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分裂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詩人認為這并沒有解決神州(中國)兩雄(指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斗爭。這里詩人探討了權謀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歷史的轉折點。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營峽,暗指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益州之戰,諸葛亮在此戰中的謀略失誤,使得千慮之計化為烏有。而當戰局初定,截江(指三峽)之時,諸葛亮又恢復了最初的意圖,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歷史轉折的思考與反思。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蒼茫的漢日(指太陽)西南落,意味著國家的邊疆處于危機之中。詩人用這種意象來強調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以一種悲壯的情懷,呼吁人們不要認為事情無法挽回,而是要積極尋求改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歷史典故和地理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與憂慮,強調了對國家前途的關切。它以深邃的意象和悲壯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英雄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崇敬和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改變的呼喚。
“未識南陽有臥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àn dá zhì gōng ān
和彥達至公安
wèi shí nán yáng yǒu wò lóng, ā mán xiān yǐ wèi nán fēng.
未識南陽有臥龍,阿瞞先已畏南風。
rú hé chì bì fēn sān guó, bù xiàng shén zhōu jué liǎng xióng.
如何赤壁分三國,不向神州決兩雄。
yíng xiá wǎn tú qiān lǜ shī, jié jiāng chū yì yī wán fēng.
營峽晚圖千慮失,截江初意一丸封。
cāng máng hàn rì xī nán luò, mò dào wú yóu què fù zhōng.
蒼茫漢日西南落,莫道無由卻復中。
“未識南陽有臥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