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河霜霰不妨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關河霜霰不妨渠”全詩
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送懷英訪廬山》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懷英訪廬山》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懷英前往廬山的情景,表達了對懷英追求道德修養和追求真理的贊賞和祝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岳相逢麋鹿墟,
識公風骨秀而癯。
山林訪道誠多切,
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
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
莫忘南來一紙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與懷英在廬山相遇的情景。詩人欣賞懷英高尚的品質和瘦弱的外貌。他們在山林間相互交流,詩人對懷英追求道德修養和真理的誠摯之心表示贊賞。詩人相信懷英將會在廬山的云水之間找到真正的歸宿。詩中還提到了煉丹之術和關河的霜霰,暗示著懷英將在修煉道德的道路上面臨一些障礙和困難,但這些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詩末,詩人預言了未來的某個時刻,懷英將會收到來自衡陽的雁傳來的一封書信,這封信將提醒他不要忘記來自南方的友誼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臺岳(廬山)上的相遇場景,展現了詩人對懷英的贊美和祝福。詩人通過描述懷英的風骨秀麗、修養高尚,展示了對他追求道德修養的敬佩之情。詩人用“山林訪道”來形容懷英修行的真誠和決心,寄托了對他前進道路的祝愿。爐鼎丹砂和關河霜霰的描寫,暗示懷英在修行中會面臨一些困難和考驗,但這些困難并不能阻止他向前邁進。詩末的衡陽雁和南方的書信,預示著懷英將會收到來自遠方的關懷和問候,表達了詩人對懷英的友誼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意境交融為特點,通過山水、爐鼎、雁書等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懷英道德修養和追求真理的認同和贊美。詩詞表達了對友誼和思念的情感,同時也傳遞了對人生道路上困難和挑戰的勉勵和祝福。
“關河霜霰不妨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i yīng fǎng lú shān
送懷英訪廬山
tái yuè xiāng féng mí lù xū, shí gōng fēng gǔ xiù ér qú.
臺岳相逢麋鹿墟,識公風骨秀而癯。
shān lín fǎng dào chéng duō qiè, yún shuǐ qī zhēn jìn suǒ rú.
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
lú dǐng dān shā zhī liàn jǐ, guān hé shuāng sǎn bù fáng qú.
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
tā shí yīng yǒu héng yáng yàn, mò wàng nán lái yī zhǐ shū.
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關河霜霰不妨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