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抹月與批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妨抹月與批風”全詩
但得眠云仍釣水,不妨抹月與批風。
頗能植杖閑為圃,尚欲臨文學送窮。
煩子遠來忘趼足,問言今作白頭翁。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投閑久去大明宮,
鐘鼎山林興已同。
但得眠云仍釣水,
不妨抹月與批風。
頗能植杖閑為圃,
尚欲臨文學送窮。
煩子遠來忘趼足,
問言今作白頭翁。
詩意:
詩人曹勛在此詩中以自己的身世和生活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文學追求的渴望。他投身官場多年,現在離開繁華的大明宮,尋找寧靜的山林。他享受著與自然相伴的寧靜時光,沉浸在云霧之中,垂釣水邊,并且不介意抹去月光和拂動微風。他還有種種植花草、種竹子的愛好,希望能夠在閑暇之余創建一個寧靜的園林。盡管他已經年紀漸長,但他仍然渴望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并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向遠方來訪的朋友詢問,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曹勛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他將自己的身世和經歷融入其中,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清凈山林的追求。詩中所描述的眠云、釣水、抹月和批風等景象,都體現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詩人還表達了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他希望能夠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并將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氛圍,通過對自然和文學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價值在于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和文學追求的向往。它展示了人們對自然之美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呼喚著人們回歸本真、追尋內心的寧靜與滿足。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恬淡的美感,引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不妨抹月與批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ū yǎng zhí jiàn yí èr shǒu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
tóu xián jiǔ qù dà míng gōng,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xìng yǐ tóng.
投閑久去大明宮,鐘鼎山林興已同。
dàn dé mián yún réng diào shuǐ, bù fáng mǒ yuè yǔ pī fēng.
但得眠云仍釣水,不妨抹月與批風。
pō néng zhí zhàng xián wèi pǔ, shàng yù lín wén xué sòng qióng.
頗能植杖閑為圃,尚欲臨文學送窮。
fán zi yuǎn lái wàng jiǎn zú, wèn yán jīn zuò bái tóu wēng.
煩子遠來忘趼足,問言今作白頭翁。
“不妨抹月與批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