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穿窗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穿窗隙”全詩
花影上珠簾,明月穿窗隙。
翡翠暗無光,蒼苔點行跡。
鸞鑒掛珊瑚,寶靨銷金碧。
仿佛聞簫韶,夢想見顏色。
為我報新人,好好承恩澤。
君看后庭花,芳菲能幾日。
分類: 不見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獨不見》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不見》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獨自一人,不知誰會想念我。花影映在珠簾上,明月透過窗隙射入。翡翠暗淡無光,苔蘚點綴著行走的痕跡。鸞鏡上掛著珊瑚,寶玉飾品逐漸失去了光彩。仿佛能聽到簫聲婉轉,夢中幻想看到了色彩。愿為我報告那位新娘,好好享受幸福與榮寵。君請觀賞后庭花朵,芬芳綻放能持續多少日。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孤獨的心情以及對過去所珍視的美好回憶的渴望。詩中描繪了一種靜謐而寂寥的景象,通過描述花影映照在珠簾上、明月透過窗隙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空靈的感覺。同時,詩中使用了珊瑚、寶玉等貴重的飾品來形容珍貴的事物逐漸失去光彩,進一步增加了詩詞的憂郁氛圍。
通過描繪這些景物,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與思念,同時也希望能夠與心儀的人分享這份美好。最后,作者請君觀賞花朵,暗示花開花謝的無常,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因為花的美麗綻放只能持續有限的時間。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美好回憶的思念,通過景物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整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憂郁而又美麗的感覺,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緒和對時光流轉的深思。
“明月穿窗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bú jiàn
獨不見
dú bú jiàn, shuí xiāng yì.
獨不見,誰相憶。
huā yǐng shàng zhū lián, míng yuè chuān chuāng xì.
花影上珠簾,明月穿窗隙。
fěi cuì àn wú guāng, cāng tái diǎn xíng jī.
翡翠暗無光,蒼苔點行跡。
luán jiàn guà shān hú, bǎo yè xiāo jīn bì.
鸞鑒掛珊瑚,寶靨銷金碧。
fǎng fú wén xiāo sháo, mèng xiǎng jiàn yán sè.
仿佛聞簫韶,夢想見顏色。
wèi wǒ bào xīn rén, hǎo hǎo chéng ēn zé.
為我報新人,好好承恩澤。
jūn kàn hòu tíng huā, fāng fēi néng jǐ rì.
君看后庭花,芳菲能幾日。
“明月穿窗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