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棲雨食鐵衣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棲雨食鐵衣涼”全詩
誰歌漢月空相識,漫有山花先自香。
塞上許時兵未息,水邊它日話尤長。
想當清夜圓蟾白,曾欲題詩問庾郎。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孫倅見貽八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孫倅見貽八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艱難的世道和戰亂中的邊塞景象,同時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世道艱難,太白的光芒也黯然無光,風吹棲息,雨淋食物,鐵衣的寒涼難以避免。誰能歌唱漢朝的月亮,雖然空空相對,卻能互相認識;漫山遍野都有山花,先自發出芬芳香氣。在邊塞上,兵戈尚未停息,水邊的交談將會持續很久。想起那個明亮的月夜,圓圓的蟾蜍白色如玉,曾經有意寫詩向庾郎問候。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世道艱難和戰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慮和對現狀的不滿。太白光芒黯淡,象征著社會的黑暗和困難。詩中的風棲雨食和鐵衣涼,形象地描繪了邊塞的荒涼和冷酷環境。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溺于消極情緒,而是通過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現了對希望和溫暖的追求。
詩中提到漢朝的月亮,雖然相隔遙遠,但通過歌唱,可以互相認識。這象征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即使身處不同的環境,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山花的形象則傳遞出生命力的頑強和美好事物的存在,并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喜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美好回憶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明亮的月夜和圓蟾的形象象征著純潔和美好,詩人曾經有意寫詩向庾郎問候,展現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的思念。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世道艱難和戰亂環境中的一些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希望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展現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意象生動,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風棲雨食鐵衣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ūn cuì jiàn yí bā shǒu
和孫倅見貽八首
shì dào jiān yú tài bái guāng, fēng qī yǔ shí tiě yī liáng.
世道艱虞太白光,風棲雨食鐵衣涼。
shuí gē hàn yuè kōng xiāng shí, màn yǒu shān huā xiān zì xiāng.
誰歌漢月空相識,漫有山花先自香。
sāi shàng xǔ shí bīng wèi xī, shuǐ biān tā rì huà yóu zhǎng.
塞上許時兵未息,水邊它日話尤長。
xiǎng dāng qīng yè yuán chán bái, céng yù tí shī wèn yǔ láng.
想當清夜圓蟾白,曾欲題詩問庾郎。
“風棲雨食鐵衣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