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山南綠暗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北山南綠暗叢”全詩
留與騷人做秋本,花根一點著泥紅。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晚步獨至西三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步獨至西三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步獨至西三首,
我來點檢春蹤跡,
山北山南綠暗叢,
留與騷人做秋本,
花根一點著泥紅。
中文譯文:
在黃昏時分,我獨自步行到西邊的三處風景名勝,
我來仔細尋找春天的蹤跡,
無論是北山還是南山,綠色隱約交織在一起,
留下給那些有才情的人,作為秋天的啟示,
花的根部僅有一點點泥土的紅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昏時獨自散步到西邊的三個地方的場景。詩人在春天結束之際,仔細觀察著大自然的跡象。無論是北山還是南山,都彌漫著濃郁的綠色,形成一片蔥蘢的景象。詩人將這些春天的景致保留下來,留給有才情的人,作為秋天的啟示。最后兩句,詩人用花根泥紅的描寫,傳達了春天的短暫而珍貴,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痕跡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人在黃昏時分,一個人漫步于西邊的山林之中,觀察著春天的蹤跡。他發現山的北面和南面都彌漫著濃綠的色彩,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人將這些春天的美景留給有才情的人,希望能夠成為秋天創作的靈感。最后兩句中的花根泥紅,象征著春天的細微痕跡,即使微不足道,也有其獨特的價值。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啟迪。
“山北山南綠暗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ù dú zhì xī sān shǒu
晚步獨至西三首
wǒ lái diǎn jiǎn chūn zōng jī, shān běi shān nán lǜ àn cóng.
我來點檢春蹤跡,山北山南綠暗叢。
liú yǔ sāo rén zuò qiū běn, huā gēn yì diǎn zhe ní hóng.
留與騷人做秋本,花根一點著泥紅。
“山北山南綠暗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