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一相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時一相過”全詩
盡日肯相對,蕭然如可人。
清風動遙虛,亦不厭我貧。
時時一相過,吹拂席上塵。
二物有嘉意,尉我窮悴身。
常觀有道者,尚與鹿豕群。
奚必廣團聚,共共如飛蚊。
清風與修竹,吾不失所親。
分類:
《砌下兩修竹》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砌下兩修竹》是宋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兩株竹子被修剪整齊地種在砌磚下,它們呈現出鮮翠的顏色,仿佛含著輕煙。詩人用它們相對的姿態來象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整日里它們愿意相互對望,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就像是親密的朋友一樣。
清風吹過,搖動著遠處的虛空,但它并不嫌棄我這窮困的身份。時常有風吹過,輕拂著床上的塵埃。這兩株修竹有著美好的意象,與我這個貧困憔悴的人形成了對比。他們雖然沒有名貴的身份,卻能給我帶來慰藉。
常常觀察有智慧的人,他們不追逐權勢和財富,而是與鹿豕這樣的動物群體為伍。為什么非要廣泛聚集在一起,像一群飛蚊一樣呢?清風與修竹相比,我并不會背離親近的對象。
這首詩通過描述兩株修竹的形象,抒發出詩人內心對友情和真實情感的渴望。修竹的清新和自然之美與詩人的貧困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純粹、質樸情感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寧靜生活的向往,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意境。
“時時一相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 xià liǎng xiū zhú
砌下兩修竹
qì xià liǎng xiū zhú, cuì sè hán yān xīn.
砌下兩修竹,翠色含煙新。
jǐn rì kěn xiāng duì, xiāo rán rú kě rén.
盡日肯相對,蕭然如可人。
qīng fēng dòng yáo xū, yì bù yàn wǒ pín.
清風動遙虛,亦不厭我貧。
shí shí yī xiāng guò, chuī fú xí shàng chén.
時時一相過,吹拂席上塵。
èr wù yǒu jiā yì, wèi wǒ qióng cuì shēn.
二物有嘉意,尉我窮悴身。
cháng guān yǒu dào zhě, shàng yǔ lù shǐ qún.
常觀有道者,尚與鹿豕群。
xī bì guǎng tuán jù, gòng gòng rú fēi wén.
奚必廣團聚,共共如飛蚊。
qīng fēng yǔ xiū zhú, wú bù shī suǒ qīn.
清風與修竹,吾不失所親。
“時時一相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