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區茅屋裹疏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區茅屋裹疏籬”出自宋代鄭剛中的《詩一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àn qū máo wū guǒ shū lí,詩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半區茅屋裹疏籬”全詩
《詩一首》
半區茅屋裹疏籬,無地容盆作小池。
祗有案頭翻筆墨,老翁仿佛似童兒。
祗有案頭翻筆墨,老翁仿佛似童兒。
分類:
《詩一首》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一首》是宋代詩人鄭剛中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簡樸而寧靜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半區茅屋裹疏籬,
無地容盆作小池。
祗有案頭翻筆墨,
老翁仿佛似童兒。
詩詞表達了一個老翁的生活場景。他住在一間半區的茅屋里,周圍用疏籬圍起來。他沒有大片土地可以容納花盆,只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打造一個小池塘。他的案頭上只有翻動的筆墨,老翁的精神狀態仿佛回到了童年。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具象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樸素的生活態度。茅屋和疏籬象征著簡樸的住所和環境,而小池塘則代表了作者內心對美的追求,即使在有限的條件下也盡力創造美好。案頭上的翻動的筆墨則暗示了作者對文學藝術的關注和熱愛,老翁仿佛又回到了年幼時候的純真狀態,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平淡而自在的生活哲學,以及對美和藝術的追求。盡管生活條件有限,但作者通過對小事物的關注和創造力,展現了一種內心的寧靜和滿足。這種寧靜來自于對簡樸生活的欣賞和對內心純凈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物質的富有。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這種生活態度,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半區茅屋裹疏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yī shǒu
詩一首
bàn qū máo wū guǒ shū lí, wú dì róng pén zuò xiǎo chí.
半區茅屋裹疏籬,無地容盆作小池。
zhī yǒu àn tóu fān bǐ mò, lǎo wēng fǎng fú shì tóng ér.
祗有案頭翻筆墨,老翁仿佛似童兒。
“半區茅屋裹疏籬”平仄韻腳
拼音:bàn qū máo wū guǒ shū lí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半區茅屋裹疏籬”的相關詩句
“半區茅屋裹疏籬”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半區茅屋裹疏籬”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半區茅屋裹疏籬”出自鄭剛中的 《詩一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