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全真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吐納全真氣”全詩
逍遙王真人,行行傲世紛。
齋戒斷葷臭,日誦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恥與狐貉群。
吐納全真氣,鬢發垂如銀。
十年臨池學,自許登右軍。
謙謙卑自牧,處約人皆忻。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訣別,兒女徒云云。
常聞釋氏說,精進在殷懃。
紅塵易汩沒,跋涉憊力筋。
不如巢華山,修煉如老君。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送王仲求》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仲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李廌。詩中表達了飄風、孤云、王真人等象征性的意象,以及對修道者的崇拜和思考。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飄風非焚輪,觸石生孤云。
風在吹拂輪子,但不能將其焚燒;云在觸摸石頭上升起,獨自形成孤立的狀況。
逍遙王真人,行行傲世紛。
逍遙王是一個真人,他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世間,超然傲視眾生紛爭。
齋戒斷葷臭,日誦浮屠文。
他齋戒戒除肉食的腥臭味,每日誦讀浮屠經文。
敝袍游江海,恥與狐貉群。
他身穿破舊的袍子游歷江海,不愿與庸俗之人為伍。
吐納全真氣,鬢發垂如銀。
他進行全真吐納,使氣息完整,頭發垂下如銀絲一般。
十年臨池學,自許登右軍。
他在池邊學習十年之久,自信可以登上右軍的位置。
謙謙卑自牧,處約人皆忻。
他謙遜謹慎地自我修煉,與他相處的人都感到快樂。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他的小船突然消失,使人產生深深的離別之情。
丈夫重訣別,兒女徒云云。
丈夫常常面臨離別之境,兒女只能感嘆著云云。
常聞釋氏說,精進在殷懃。
經常聽聞釋迦牟尼的教誨,明白在修行中必須堅持殷勤努力。
紅塵易汩沒,跋涉憊力筋。
紅塵世界很容易使人迷失,跋涉旅途使人筋疲力盡。
不如巢華山,修煉如老君。
與其沉迷于紅塵世界,不如修煉成為像老君一樣的仙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修道者的贊頌和崇拜,通過描繪逍遙王真人的形象,表達了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人生理想。作者用風、云、齋戒、全真吐納等意象,強調修行者追求純凈和超越凡俗的精神追求。整首詩詞以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修行者的形象和修行之道,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道家思想和修道道德的向往和推崇。
“吐納全真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zhòng qiú
送王仲求
piāo fēng fēi fén lún, chù shí shēng gū yún.
飄風非焚輪,觸石生孤云。
xiāo yáo wáng zhēn rén, xíng xíng ào shì fēn.
逍遙王真人,行行傲世紛。
zhāi jiè duàn hūn chòu, rì sòng fú tú wén.
齋戒斷葷臭,日誦浮屠文。
bì páo yóu jiāng hǎi, chǐ yǔ hú háo qún.
敝袍游江海,恥與狐貉群。
tǔ nà quán zhēn qì, bìn fà chuí rú yín.
吐納全真氣,鬢發垂如銀。
shí nián lín chí xué, zì xǔ dēng yòu jūn.
十年臨池學,自許登右軍。
qiān qiān bēi zì mù, chù yuē rén jiē xīn.
謙謙卑自牧,處約人皆忻。
piān zhōu hū yún cú, yù bān xīn yīn yīn.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zhàng fū zhòng jué bié, ér nǚ tú yún yún.
丈夫重訣別,兒女徒云云。
cháng wén shì shì shuō, jīng jìn zài yīn qín.
常聞釋氏說,精進在殷懃。
hóng chén yì gǔ mò, bá shè bèi lì jīn.
紅塵易汩沒,跋涉憊力筋。
bù rú cháo huà shān, xiū liàn rú lǎo jūn.
不如巢華山,修煉如老君。
“吐納全真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