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氣凌秋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英氣凌秋風”全詩
三年君不歸,昨夜風雨驚破屋,不知生蛟龍。
壯士恥隱忍,拔劍刺潰癰。
三杯然諾許君死,魚腹置匕首,直入吳王宮。
{護下乙}鐔歷火飛,吐氣成長虹。
義名如皦日,英氣凌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寄楊十三虞卿》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楊十三虞卿》是李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前年君去時,覆水坳堂中。
兩年前,你離開了,就像水流覆在坳堂之中。
這句詩描繪了離別的情景,以水覆在坳堂中作為比喻,表達了作者心中無盡的悲傷和失落。
三年君不歸,昨夜風雨驚破屋,不知生蛟龍。
三年來,你一直沒有歸來,昨夜的風雨震碎了屋頂,不知道你是否已經成長為了一條威猛的蛟龍。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已久的朋友或愛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以風雨破屋和蛟龍的形象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幻的無常。
壯士恥隱忍,拔劍刺潰癰。
壯士們不愿意忍受屈辱,拔出劍刺破了潰爛的癰。
這句詩表達了壯士們面對困境和不公時的勇敢和義憤,以劍刺破癰瘡的形象展示了他們勇于正義的決心。
三杯然諾許君死,魚腹置匕首,直入吳王宮。
三杯酒后,你答應了死而不屈,將匕首藏在魚腹之中,徑直走入吳王的宮殿。
這句詩描繪了一個英勇壯烈的場景,表達了主人公不屈不撓、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對正義和忠誠的堅守。
{護下乙}鐔歷火飛,吐氣成長虹。
{護下乙}鐔歷經火焰的洗禮,吐出的氣息化作一道絢麗的彩虹。
這句詩以護下乙鐔為主角,描繪了他歷經磨難后所展現出的堅韌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他所創造的美麗和希望。
義名如皦日,英氣凌秋風。
他的名字正直如同明亮的太陽,他的英氣高傲地超越秋風。
這句詩以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氣質來形容主人公,表達了他的正直、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勇敢和忠誠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愛情和正義的向往和贊美。同時,通過運用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辭手法,詩詞中蘊含著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英氣凌秋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áng shí sān yú qīng
寄楊十三虞卿
qián nián jūn qù shí, fù shuǐ ào táng zhōng.
前年君去時,覆水坳堂中。
sān nián jūn bù guī, zuó yè fēng yǔ jīng pò wū,
三年君不歸,昨夜風雨驚破屋,
bù zhī shēng jiāo lóng.
不知生蛟龍。
zhuàng shì chǐ yǐn rěn,
壯士恥隱忍,
bá jiàn cì kuì yōng.
拔劍刺潰癰。
sān bēi rán nuò xǔ jūn sǐ,
三杯然諾許君死,
yú fù zhì bǐ shǒu, zhí rù wú wáng gōng.
魚腹置匕首,直入吳王宮。
hù xià yǐ chán lì huǒ fēi, tǔ qì chéng cháng hóng.
{護下乙}鐔歷火飛,吐氣成長虹。
yì míng rú jiǎo rì, yīng qì líng qiū fēng.
義名如皦日,英氣凌秋風。
“英氣凌秋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