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細卷浪花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細卷浪花催”全詩
黃河二月凍初銷,萬里凌澌流劍戟。
西風細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歸時細雨正溟蒙,冷落關河已秋色。
驚沙慘慘塞云黃,遠樹昏昏秋水白。
濟川壯志愈衰遲,日送煙波問河伯。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黃河》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河》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我初為入秦客,
殘雪埋關閉長陌。
黃河二月凍初銷,
萬里凌澌流劍戟。
西風細卷浪花催,
日射寒光明瑟瑟。
歸時細雨正溟蒙,
冷落關河已秋色。
驚沙慘慘塞云黃,
遠樹昏昏秋水白。
濟川壯志愈衰遲,
日送煙波問河伯。
詩意:
這首詩以黃河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對黃河的感受及對自身境遇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黃河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環境的變化與巨大的力量,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與人生的沉思。
賞析:
詩詞開篇,詩人描述了自己初為入秦客的情景,以殘雪覆蓋長街小巷來揭示旅途的艱辛。接著,詩人描繪了黃河二月初解凍時的景象,黃河凌澌萬里流淌,宛如劍戟一般威武雄壯。西風吹拂下,浪花滾滾,陽光照射下的黃河波光粼粼,給人一種寒冷而明亮的感覺。
隨后,詩人轉述了自己歸途中遇到的微細雨露,形容大地上彌漫著朦朧的雨霧,關河已經顯露出秋天的顏色,給人一種凄涼蕭瑟的感覺。接著,詩人運用形容詞"慘慘"來描繪驚濤拍岸時的景象,黃河水浪翻滾,遠處的樹木隱約可見,秋水泛白。這一描寫表現了黃河的磅礴浩渺和詩人內心的激蕩。
最后兩句"濟川壯志愈衰遲,日送煙波問河伯",表達了詩人對黃河的思念之情。濟川指的是詩人所在的地方,壯志逐漸衰退,詩人在遠行的日子里,向黃河問好,表達了對故鄉和黃河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黃河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和恢弘力量,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故土的思念。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精細的描寫,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情感色彩,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共鳴。
“西風細卷浪花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é
黃河
xī wǒ chū wèi rù qín kè, cán xuě mái guān bì zhǎng mò.
昔我初為入秦客,殘雪埋關閉長陌。
huáng hé èr yuè dòng chū xiāo, wàn lǐ líng sī liú jiàn jǐ.
黃河二月凍初銷,萬里凌澌流劍戟。
xī fēng xì juǎn làng huā cuī, rì shè hán guāng míng sè sè.
西風細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guī shí xì yǔ zhèng míng méng, lěng luò guān hé yǐ qiū sè.
歸時細雨正溟蒙,冷落關河已秋色。
jīng shā cǎn cǎn sāi yún huáng, yuǎn shù hūn hūn qiū shuǐ bái.
驚沙慘慘塞云黃,遠樹昏昏秋水白。
jì chuān zhuàng zhì yù shuāi chí, rì sòng yān bō wèn hé bó.
濟川壯志愈衰遲,日送煙波問河伯。
“西風細卷浪花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