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卻慚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酒卻慚春”出自宋代李廌的《春日即事九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duì jiǔ què cán chūn,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對酒卻慚春”全詩
《春日即事九首》
化國有余暇,豐年多醉人。
典衣謀一飲,對酒卻慚春。
典衣謀一飲,對酒卻慚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春日即事九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即事九首》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愉悅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到來,有些空閑時間,
豐收的季節,多么令人陶醉。
我穿上典雅的衣裳,計劃一次酒宴,
然而面對美酒,我反而慚愧不已。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春天和愉悅的生活。作者首先描述了春天的到來,以及在農耕社會中豐收的季節,這給人們帶來了寶貴的空閑時間。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在這個充滿喜悅的季節里的心情,形容豐收的景象令人陶醉。然后,作者提到自己打算穿上華麗的衣裳,安排一場酒宴,與美酒共度時光。然而,當他面對美酒時,卻感到自己與春天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不值得稱頌。這種自愧的情緒表達出作者對春天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和豐收季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通過作者自愧的心情,表達了對春天這個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自己微小的存在感,凸顯了作者的虛懷若谷和謙遜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春天和生活的感悟,傳遞出一種追求美好、珍惜時光的積極態度。
“對酒卻慚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jí shì jiǔ shǒu
春日即事九首
huà guó yǒu yú xiá, fēng nián duō zuì rén.
化國有余暇,豐年多醉人。
diǎn yī móu yī yǐn, duì jiǔ què cán chūn.
典衣謀一飲,對酒卻慚春。
“對酒卻慚春”平仄韻腳
拼音:duì jiǔ què cán chū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對酒卻慚春”的相關詩句
“對酒卻慚春”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對酒卻慚春”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對酒卻慚春”出自李廌的 《春日即事九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