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春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把酒問春光”全詩
喬木依然在,幽蘭只自芳。
未當湘水滿,更覺橘洲長。
暝色猶回首,天涯話故鄉。
分類:
作者簡介(張栻)
《十四日陪黃仲秉渡湘飲岳麓臺上分韻得長字》張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四日陪黃仲秉渡湘飲岳麓臺上分韻得長字》是宋代張栻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支筇穿過百級,舉杯問春光。高大的喬木依然矗立,幽香的蘭花自然芬芳。湘水尚未達到滿盈,橘洲顯得更為寬廣。夜色中依然回首,遠離故鄉的天涯談論著家鄉的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黃仲秉一同渡過湘江,登上岳麓臺,一起品酒賞景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支筇(一種竹子)穿過百級階梯,表現了旅途中的艱辛和艱險。然而,詩人在此刻飽覽春光,感嘆自然之美。詩人觀察到喬木依然高大挺拔,幽香的蘭花依然芬芳,表達了自然世界的恒久不變和生機勃勃。湘水尚未滿盈,橘洲更顯寬廣,暗示著未來的發展和無限可能。在夜色中,詩人回首故鄉,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與遠離家鄉的黃仲秉一同討論故鄉的事,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渡湘江、登岳麓臺的經歷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家鄉的深情厚意。通過描寫支筇穿過百級階梯,將詩人與黃仲秉的旅途艱辛寫入詩中,凸顯了詩人的膽識和豪情。然而,詩人并未停留于艱辛之中,反而從自然景觀中獲得了愉悅和啟示。喬木依然高大,蘭花依然芬芳,表達了自然界的恒久不變和生命的頑強。湘水未滿,橘洲更顯寬廣,寓意未來的希望和遼闊的前景。最后,詩人回首故鄉,懷念之情溢于言表,與黃仲秉一起談論家鄉的事,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自然景觀與人情思念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故鄉的深情贊美。
“把酒問春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sì rì péi huáng zhòng bǐng dù xiāng yǐn yuè lù tái shàng fèn yùn dé zhǎng zì
十四日陪黃仲秉渡湘飲岳麓臺上分韻得長字
zhī qióng chuān bǎi jí, bǎ jiǔ wèn chūn guāng.
支筇穿百級,把酒問春光。
qiáo mù yī rán zài, yōu lán zhǐ zì fāng.
喬木依然在,幽蘭只自芳。
wèi dāng xiāng shuǐ mǎn, gèng jué jú zhōu zhǎng.
未當湘水滿,更覺橘洲長。
míng sè yóu huí shǒu, tiān yá huà gù xiāng.
暝色猶回首,天涯話故鄉。
“把酒問春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