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問征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問征路”全詩
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萬竹間。
明朝問征路,回首白云閑。
分類:
作者簡介(張栻)
《題益陽清修寺》張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益陽清修寺》是宋代張栻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益陽的清修寺為題材,描繪了其壯美的山水景致,并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寧靜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峰勢高聳如香爐,溪流在峽間潺潺流淌。
居然有一座如蘭若般的小廬山。
古老的樹木點綴在千崖之上,唯有孤亭與萬竹相伴。
明天一早我將踏上征途,回首望去,白云悠然自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益陽清修寺的山水景致,展現了壯美的自然景觀。詩中峰勢高聳,如同一座香爐,給人以莊嚴雄偉之感;溪流在峽間流淌,悅耳清脆的聲音使人心曠神怡。而清修寺則被形容為一座蘭若般的小廬山,充滿了寧靜和祥和的氛圍。
詩中還描繪了古老的樹木點綴在千崖之上,孤亭和萬竹相互輝映。這些景象給人以寂靜和靜謐的感受,與清修寺的修行環境相得益彰。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明天將離開這座美景,踏上征途,但他回首望去時,白云依舊悠然自得。這句意味深長,可以理解為對逐塵世而行的思考,表達了對寧靜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
整首詩詞以山水自然景觀為基調,通過描繪益陽清修寺的壯美景致,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寧靜生活的贊美和向往。同時,通過最后的回望,也抒發了作者對繁華與超脫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空間。
“明朝問征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ì yáng qīng xiū sì
題益陽清修寺
fēng shì xiāng lú zhí, xī liú xiá shuǐ chán.
峰勢香爐直,溪流峽水潺。
jū rán yī lán rě, huàn zuò xiǎo lú shān.
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lǎo mù qiān yá biǎo, gū tíng wàn zhú jiān.
老木千崖表,孤亭萬竹間。
míng cháo wèn zhēng lù, huí shǒu bái yún xián.
明朝問征路,回首白云閑。
“明朝問征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