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海內丹青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今海內丹青妙”全詩
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好。
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
龍眠居士喚不應,世上從交韋偃少。
一生管城良有味,彈琴寧論老會至。
時調白羽臂烏號,楊葉曾穿有能事。
獨憐老子跛跛歸,故遣七弦聲作雷。
老子從來知賀若,為吾剩彈烏夜啼。
分類:
《贈江貫道》吳則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貫道》是宋代吳則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江貫道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江貫道的景色、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贊美之情。
詩意:
詩人稱贊江貫道是當今國內繪畫藝術的奇妙之作,唯獨南徐的江貫道具備這種美。孤峰疊嶂的景象真是奇特,老樹在波浪中搖曳也十分美好。詩人在江貫道邊扶杖而來,向麴生(可能是一位知己)請教藝術,還戲謔地說自己能夠捉住一只毛錐(即極其細小之物)。龍眠居士(可能是一位道教修行者)呼喚卻不得回應,世間的友人韋偃也很少來往。詩人認為一生中管城的美景令人心生愜意,與老友共彈琴才是真正的樂趣。詩人調動白羽臂(琴弦名稱)彈奏烏號(一種高亢激昂的曲調),曾經有楊葉穿越琴弦,創造了奇跡。詩人獨自憐愛老子跛足而歸,所以讓七弦琴的聲音猶如雷鳴般響起。老子一向知道賀若(可能是指賀蘭山)的情況,因此剩下的時光里詩人彈奏琴聲伴隨烏鴉夜啼。
賞析:
《贈江貫道》以江貫道為主題,旨在描繪江貫道的美景和詩人的心境。詩人對江貫道的贊美充滿了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之情。他通過描繪江貫道的奇妙之美,表達了對繪畫藝術的贊嘆和崇敬之情。詩中出現的孤峰疊巘、老樹滄波等景物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靜謐,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與詩人對自然美的傾慕。
除了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中還呈現了詩人的心靈世界和人文情感。詩人扶杖而來,在江貫道邊向麴生請教藝術,表現了他對藝術追求的真摯態度。而龍眠居士的呼喚卻得不到回應,世間的友人韋偃也很少來往,這些描寫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詩人通過琴聲和烏鴉夜啼的描寫,表達了對友情和人世間真實感情的思念和留戀之情。
整首詩以婉轉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不僅可以領略到江貫道的美景,還能感受到詩人對藝術、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情感表達。
“即今海內丹青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guàn dào
贈江貫道
jí jīn hǎi nèi dān qīng miào, zhǐ yǒu nán xú jiāng guàn dào.
即今海內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
gū fēng dié yǎn zhēn zì qí, lǎo shù cāng bō yì fù hǎo.
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好。
fú zhàng shí lái wèn qū shēng, xì zhuō máo zhuī wú jué quán.
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
lóng mián jū shì huàn bù yīng, shì shàng cóng jiāo wéi yǎn shǎo.
龍眠居士喚不應,世上從交韋偃少。
yī shēng guǎn chéng liáng yǒu wèi, tán qín níng lùn lǎo huì zhì.
一生管城良有味,彈琴寧論老會至。
shí diào bái yǔ bì wū hào, yáng yè céng chuān yǒu néng shì.
時調白羽臂烏號,楊葉曾穿有能事。
dú lián lǎo zi bǒ bǒ guī, gù qiǎn qī xián shēng zuò léi.
獨憐老子跛跛歸,故遣七弦聲作雷。
lǎo zi cóng lái zhī hè ruò, wèi wú shèng dàn wū yè tí.
老子從來知賀若,為吾剩彈烏夜啼。
“即今海內丹青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