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歌舞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歌舞地”全詩
自從春水綠,不見相車來。
明月何須好,馀花忽更開。
平生歌舞地,零落濕蒼苔。
分類:
《挽程中書令三首》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程中書令三首》是宋代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上千條柳,
山翁舊日栽。
自從春水綠,
不見相車來。
明月何須好,
馀花忽更開。
平生歌舞地,
零落濕蒼苔。
譯文:
湖面上有千條垂柳,
山中老人昔日種植。
自從春水變綠起,
不再見到親人的馬車。
明亮的月光何必美好,
余下的花兒卻突然開放。
一生的歌舞之地,
已荒涼濕潤了青苔。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湖畔的景象,以及在這個地方發生的變化。詩人鄭獬通過描述湖上的垂柳、山中的老人,以及春水、明月和余下的花朵,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他感嘆著從春水變綠后,再也沒有看到親人來往的車輛。明亮的月光和盛開的花朵再美麗也無法填補心中的空虛,曾經充滿歌舞歡聲笑語的地方如今已經荒涼,被濕潤的青苔所覆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事變遷,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追憶和時光流逝的感嘆。詩中的湖水、垂柳和山中的老人都是富有生命力的象征,而它們的變化和消逝則代表了光陰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詩人用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讀者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共鳴。它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時光的無常和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整首詩詞以湖畔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親人、月光、花朵和歌舞地的描寫,傳遞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離別之情和對美好過去的留戀,同時也引發了對生命短暫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平生歌舞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éng zhōng shū lìng sān shǒu
挽程中書令三首
hú shàng qiān tiáo liǔ, shān wēng jiù rì zāi.
湖上千條柳,山翁舊日栽。
zì cóng chūn shuǐ lǜ, bú jiàn xiāng chē lái.
自從春水綠,不見相車來。
míng yuè hé xū hǎo, yú huā hū gèng kāi.
明月何須好,馀花忽更開。
píng shēng gē wǔ dì, líng luò shī cāng tái.
平生歌舞地,零落濕蒼苔。
“平生歌舞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