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持竿坐芳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稚子持竿坐芳草”全詩
會稽巨犗沈猶脫,滄海驪龍睡不醒。
分類:
《水淺舟滯解悶十絕》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淺舟滯解悶十絕》是宋代詩人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稚子坐在芳草叢中,手持魚竿,看著魚兒在浮萍間歡快地游動的情景。詩中還提到了會稽巨犗和沈猶,以及滄海中沉睡的驪龍。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稚子手持竿坐在芳草之間,水很淺,船也被卡住了,他為了消遣無聊的心情,拿起魚竿來釣魚。魚兒在浮萍之間跳躍,歡快地擺動著尾巴。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新愉悅的場景。稚子坐在芳草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他的童稚與純真與自然景色相得益彰。魚兒的活潑躍動,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活潑。
詩中提到的會稽巨犗和沈猶是兩位歷史上著名的釣魚人。他們都是極具釣魚技藝的人物,以其卓越的釣魚本領而聞名。通過提到他們,詩人似乎在暗示這位稚子也具備了出色的釣魚才能,盡管他還很年幼。
最后一句詩描述了滄海中的驪龍沉睡不醒。驪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象征著威嚴和力量。滄海是廣闊的海洋,而驪龍卻在其中沉睡,似乎對外界漠不關心。這句詩可能暗示了人們對于沉睡中的力量的渴望和敬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童稚的景象和活潑的魚兒,展現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時,通過提及會稽巨犗和沈猶,詩人表達了對于釣魚技藝的贊美和敬仰。最后,通過滄海中沉睡的驪龍,詩人傳達了對于力量和神秘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對于生命和力量的思索。
“稚子持竿坐芳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qiǎn zhōu zhì jiě mèn shí jué
水淺舟滯解悶十絕
zhì zǐ chí gān zuò fāng cǎo, yú ér bá wěi chū fú píng.
稚子持竿坐芳草,魚兒跋尾出浮萍。
kuài jī jù jiè shěn yóu tuō, cāng hǎi lí lóng shuì bù xǐng.
會稽巨犗沈猶脫,滄海驪龍睡不醒。
“稚子持竿坐芳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